超市購物,只要看一下攝像頭,就能實現資金的支付和流動;走進咖啡館,刷個臉就能替代一長串的密碼數字完成支付……移動支付的迅猛發展,推動了移動支付技術的日益成熟,人臉識別支付這個歐美科幻大片中才出現的鏡頭正在走進現實。
日前,記者參與翼支付公司組織的實地走訪中了解到,福建翼支付正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試水人臉識別支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免卡免密支付。與此同時,支付寶方面目前也正在試水移動指紋支付,其人臉識別支付也有望推出??梢钥闯?,作為先進的移動支付技術,以人臉識別支付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支付正在集結第三方移動支付商的實力較量,成為移動支付發展的下一個著力點,也標志著國內移動支付產業從數字密碼時代正式跨入了生物識別時代。
領銜市場,試水人臉識別支付
據了解,人臉識別技術是一門融合生物學、心理學和認知學等多學科、多技術(模式識別、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等)的新的生物識別技術,可用于身份確認(一對一比對)、身份鑒別(一對多匹配)、訪問控制(門監系統)、安全監控(銀行、海關監控)、人機交互(虛擬現實、游戲)等多領域,因其技術特征而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
在移動支付方面,國內人臉識別支付技術一直未有真正的試水,此次福建翼支付率先試水開啟了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先鋒。其綁定流程簡單易懂:第一步關注福建電信翼支付客戶端,在“我們的賬戶”中選擇綁定人臉識別支付業務;第二步輸入個人翼支付賬號獲取驗證碼;第三步獲取驗證碼后輸入手機號實名認證的身份證號碼;第四步使用拍照或者選擇相片功能發送個人身份證的正面清晰照片到客戶端;第五步審核完成即可開通使用。
“我們將支付賬戶與人臉識別支付系統相關聯,使用時用戶僅需面對攝像頭,系統會在數據庫中搜索這張臉,并將其與儲存的支付信息進行匹配,準確進入用戶賬戶,待商家與用戶確認了消費金額后實現快速支付,整個支付過程聽起來復雜,但實際是后臺運作,用戶使用過程僅需要4—6秒,且該識別的速度還將隨著使用的次數加快,對于支付的安全性提供了活體檢測的技術保證。”福建翼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翼支付規劃,福建翼支付的人臉識別支付下一步有望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推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免卡免密支付。
安全保障,開啟生物識別技術較量
數據顯示,我國網民的數量高達6.32億。其中,網民手機上網使用率達83.4%,首次超越傳統PC使用率,移動支付用戶規模超過了2.05億人。龐大的移動市場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據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2014上半年手機安全報告》顯示,上半年二維碼的病毒傳播比例已達到9%,而2013年全年報告中二維碼的病毒傳播比例還只有7.42%,2012年全年也只有3%,僅僅兩年時間便翻了數倍。
基于此,以人臉識別支付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因身份驗證平臺安全可靠,以及不易遺忘、防偽性能好、不易偽造或被盜、隨身“攜帶”和隨時隨地可用等特點,備受業界推崇。
因此,福建翼支付此次率先試水推出的人臉識別支付,該支付手段一經推出就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記者同時也了解到,支付寶下一步也有望推出人臉識別技術。支付寶相關負責人表示,生物識別技術可以與現有的數字密碼形成有效補充,甚至在部分場景和環節,其安全性遠超數字密碼,不僅可以極大提升互聯網安全性,亦將安全體驗帶入到生物識別時代。
多重沉淀,構建安全支付環境
可以看出,隨著移動支付競爭日益升級,以人臉識別支付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支付正在成為移動支付商之間基于安全問題的實力較量。對用戶而言,這種安全技術的較量意味著擁有更放心的移動支付環境。對翼支付而言,作為中國電信的移動支付商,安全保障意味著責無旁貸。
據了解,為了讓移動支付消費更安全,翼支付在技術層面采取多種措施對整個支付流程進行保護。其研發的集成U盾功能的UIM卡,擁有網絡接入SSL、VPN、防解密等多重信息安全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用戶身份、數據等進行信息加密,還可以通過設置訪問權限、分權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提升用戶使用翼支付的安全系數。當用戶進行交易時,翼支付技術平臺集交易頁面加密、交易限額、分級控制、建立風控體系、完善客戶信用體系等保護措施,全方位保障了用戶賬戶的安全。
同時,翼支付在內部管控層面也有嚴格的規范體系。為了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翼支付在團隊、流程、技術三個層面對用戶信息安全予以保障:第一,翼支付擁有專業的風控團隊,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并于2013年通過了ISO27001國際標準認證;第二,加強與外部的技術合作,加強對外部商超及機構的測評;第三,內部設立了嚴格的權限隔離,對敏感數據的處理制訂了相應的標準,目前已通過了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標準認證和第三方支付行業數據安全標準(PCI-DSS)認證。
“憑借較為完善的安全體系,翼支付正在與眾多同行一起,努力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讓越來越多的用戶放心使用移動支付。”翼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