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已經獲得了大量企業用戶的青睞,并成為其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基礎,但是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從勒索軟件到供應鏈攻擊,再到云內部威脅和配置錯誤,各種云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隨著更多的企業將其業務應用遷移至云端,保護云環境的安全運行已成為企業領導者面臨的最重大挑戰之一。
云安全運營的挑戰
為了應對不斷發展的云安全威脅和挑戰,現代企業需要構建一個更加先進、更加強大、更加全面的云安全運營管理體系。與傳統網絡安全運營模式相比,企業開展云安全運營工作會面臨以下挑戰:
1、安全運營職責不明
盡管云安全已經成為企業網絡安全戰略的核心部分。然而在大多數企業中,云運營團隊與安全運營團隊仍然各司其職,導致安全工作與業務運營工作處于割裂的狀態。此外,很多企業還錯誤地認為組織的云工作負載以及相關的應用、數據會受到云服務提供商(CSP)的保護,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2、缺乏可見性
云計算環境的動態特性使安全監控變得更加困難,這讓云上的影子IT大量存在。由于許多企業在開發、安全和IT運維團隊之間分擔責任,因此當攻擊者在云環境中橫向移動時,就會存在大量的安全盲點。這就需要對所有云資源的完整可見性進行監測。
3、安全工具泛濫
據Palo Alto最新發布的《2023年云原生安全狀況報告》數據顯示,企業組織目前平均需要使用30種以上的安全工具來構建云應用的整體安全性,其中有1/3的產品專門應用于云安全。但這種復雜性并沒有帶來可靠的安全性,反而導致日常云安全運營中的問題不斷出現。盡管有超過60%的受訪企業已經使用了云服務3年以上時間,但云安全運營維護的復雜性正在阻礙它們進一步將數字化業務系統向云上遷移。
CloudSecOps的三大原則
面對以上云安全運營挑戰,CloudSecOps概念應運而生,旨在將安全優先的理念融入從規劃構建到部署應用,再到安全監控的整個云運營生命周期中,從而確保安全工作不只是被動的攻擊事件響應,而是云運營戰略的必要組成部分。
從某種意義上說,CloudSecOps代表了現代企業組織開展云安全能力建設方式的重大轉變。它強調需要采取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安全方法。借助CloudSecOps,企業可以在不影響速度、靈活性或可擴展性的情況下,為云上的業務系統提供更可靠的安全性。
CloudSecOps的出現也反映了企業組織開始認識到,僅僅保護云基礎設施的安全性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需要在安全第一理念的指導下,確保云安全運營工作符合以下原則:
01?將安全能力融入云運營體系中
CloudSecOps的關鍵原則之一就是將多種安全能力集成到云運營體系中。這意味著安全應該成為企業云戰略的核心部分,而不僅僅是附加功能。
在實際工作中,集成安全能力需要將安全控制措施整合到云基礎設施和應用軟件中,還需要將安全態勢分析納入云運營的決策過程中,確保企業的所有成員都理解安全的重要性。
集成安全能力可以為云安全運營團隊提供諸多好處,它有助于防止安全漏洞,降低數據丟失的風險,并增強企業的整體安全態勢。此外,還能夠幫助企業節省運營成本,并減少安全事件的響應難度。
02?持續監控和合規檢查
實現持續地安全性監控和合規檢查是CloudSecOps的另一個重要原則。這包括定期檢查云環境是否存在潛在的安全威脅因素,并確保所有云運營工作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
安全監控和合規檢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包括通過自動化工具和人工檢查。目的是盡快檢測并響應任何潛在的安全問題,?以免造成任何破壞。
在CloudSecOps流程中,要求確保所有云運營工作都遵守適用的法規和標準,比如GDPR或HIPAA。開展合規檢查有助于企業避免法律問題,保護企業的聲譽,并確保客戶數據得到負責的處理。
03?主動風險管理
CloudSecOps的第三個關鍵原則是主動開展風險管理。在潛在的安全風險因素造成實際破壞之前識別和消除它們。
CloudSecOps中的風險管理包括兩大步驟:首先,企業必須識別云運營中的潛在風險。這可以通過風險評估、審計和威脅建模來完成;第二,在確定了風險之后,企業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來消除風險。這可能需要實施安全控制措施、制定應急計劃以及培訓員工處理潛在威脅等。
CloudSecOps技術與工具
企業組織在開展CloudSecOps運營工作時,通常需要借助以下技術和工具提升運營效率:
01?入侵檢測和預防系統
IDPS是CloudSecOps中的一種關鍵工具,可用于監控云上的可疑活動并防范潛在的安全漏洞。這類系統能夠分析云上的網絡流量,識別可能存在安全威脅的活動模式。一旦發現威脅,IDPS系統可以采取管控措施,如阻止攻擊、提醒安全團隊或執行其他必要的操作。
02?安全日志信息和事件管理
安全日志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是CloudSecOps中的另一種常用工具。SIEM工具可以從多個來源收集和分析與安全相關的數據,為企業組織提供展現安全狀態的統一視圖,有助于檢測潛在的安全威脅、管理事件響應,并確保云應用的合規。此外,SIEM還可以提供對云應用安全態勢的預測洞察,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
03?云訪問安全代理(CASB)
云訪問安全代理(CASB)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云安全工具,提供對云服務的可見性和控制。CASB幫助企業實施安全策略,防止數據泄漏,并提供對云環境威脅的保護。CASB通常介于企業組織和云服務提供商之間,監視所有云應用流量并執行安全策略,有助于確保所有云活動都符合安全合規要求。
04?配置管理和合規工具
配置管理和合規工具對于維護云運營的安全合規也非常重要。這類工具能夠幫助實現云資源管理的自動化,并確保根據安全最佳實踐進行配置。此外,配置管理工具還有助于確保遵守法規和標準。它們可以監視云環境中的任何變化,并在檢測到不兼容的配置時向安全團隊發送警報。
CloudSecOps應用實踐
要在高度動態的云環境中做好安全運營工作并不容易。相比傳統安全運營模式,云安全運營工作需要能夠適應“安全優先”和“云原生”的應用環境,并根據云環境的需求發展不斷優化運營策略和方法,從而持續監測云計算應用的安全風險并及時響應。研究人員總結梳理了開展CloudSecOps運營工作時的幾個最佳實踐:
01?實施強大的IAM策略
實施可靠的IAM策略是組織啟動CloudSecOps戰略的基礎,要為每個用戶設置適當的權限和角色,以防止對云資源的不安全訪問。借助有效的IAM策略,企業可以確保只有合適的人才能在合適的時間訪問合適的資源。
可靠的IAM策略始于認真規劃。企業應該確定需要訪問云資源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并了解他們的角色和職責,這一步至關重要。一旦明確了這些要求,就可以圍繞它們設計IAM策略。目前市面上的IAM工具提供細粒度控制,允許用戶根據特定需求和角色定制權限。
實施強大IAM策略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是定期審計。它有助于識別任何異常或潛在的安全威脅。定期審計還可以確保IAM策略隨企業的發展而與時俱進。
02?將安全集成到CI/CD管道中
將安全集成到CI/CD管道中是CloudSecOps的另一個關鍵實踐。它需要到將安全融入軟件開發生命周期從設計和開發到部署和維護的每個階段,旨在及早發現并修復安全問題,以免成為嚴重漏洞。
DevSecOps始于觀念的轉變。企業不應將安全視為事后考慮的環節,而是開發過程的必要組成部分。它要求開發人員像安全人員一樣思考,要求安全團隊理解開發過程。這種相互理解營造了所有人都有責任確保安全的協作環境。
工具和自動化在DevSecOps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動安全掃描可以檢測代碼庫中的漏洞,而持續集成工具有助于將這種掃描集成到開發過程中。這些工具簡化了流程,并確保一致高效的安全實踐。
03?制定事件響應和災難恢復計劃
盡管企業盡了最大的努力,安全事件和災難還是會發生。這就是為什么有效的CloudSecOps戰略必須包括事件響應和災難恢復規劃。這類計劃概述了發生安全事件或災難時應采取的步驟,以盡量減小對企業運營的影響,并確保迅速恢復正常。
事件響應規劃始于確定可能影響云運營的潛在事件。這可能涵蓋一系列場景,從數據泄露和網絡攻擊到自然災害和系統故障。一旦確定了這些場景,再為每個場景制定詳細的響應計劃。
另一方面,災難恢復規劃側重于在發生重大中斷時恢復運營。這需要制定一項詳細的策略,概述如何恢復數據、恢復系統和恢復運營。這還需要定期測試,以確保計劃的有效性,并作出必要的調整。
04?管理第三方風險
在云計算時代,許多企業依靠第三方服務完成運營的各個方面。雖然這些服務具有許多好處,但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風險。因此,管理第三方風險是CloudSecOps的一個關鍵方面。
管理第三方風險需要綜合的方法,這始于選擇供應商過程中的摸底調查,包括評估潛在供應商的安全實踐、遵守行業標準的情況以及處理安全事件方面的以往表現。
一旦選好了供應商,就必須進行持續監控。這包括定期審查供應商的表現,確保對方遵守約定的安全實踐,并及時解決任何問題。在一些情況下,還需要進行定期審計,以核實合規情況。
05?持續監控和合規
持續監控和合規是維護云運營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基礎。它包括跟蹤云環境的活動、識別潛在威脅,并確保持續遵守行業標準和法規。
持續監控提供了實時洞察云運營的優點。它使企業能夠檢測異常、調查潛在威脅,并迅速響應。這種主動地方法可以盡量減少安全事件的風險,并有助于保持運營效率。
另一方面,合規確保企業的云運營遵守相關的行業標準和法規。這需要定期審計,以核實合規、法規變化后更新實踐,并及時處理任何合規問題。
來源:安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