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TF全國網絡攻防賽在西安落幕,活動吸引了1500余人參賽,創造全國之最。
獲得本次比賽線下一等獎的戰隊“一朵紫桔樺”。
“網絡安全關乎大家的生活,此次SSCTF全國網絡攻防賽是西安本土第一次舉辦如此規模的民間信息安全賽事,這不僅為陜西互聯網信息安全開了個好頭,更引起了社會各界對于網絡安全的關注和重視。”陜西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魯世宗說到。
據了解,從11月1日開始SSCTF全國網絡攻防賽就從線上優先開始,先后注冊了高達500支隊伍,參賽人數達到了1500人之多,參賽人數和規模均創造了中國之最。
網絡“技術宅”的正面戰場
記者了解到,SSCTF是面向全國安全愛好者發起的信息安全挑戰賽,比賽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環節。
線上賽于11月1日正式開始,注冊隊伍高達500支,參賽人數達到1500人,經過兩天的激烈比拼,最終決出10強選手。
線下比賽于11月15日在陜西省通信管理局舉辦,線上10強和來自西安本土的3支隊伍從當天早上9點一直苦戰到晚上6點50,最終經過一天的“廝殺”,一朵紫桔樺、三個火槍手、l4f、西安郵電學院四支隊伍拿到了本次賽事的前四名。
網絡“黑客”也可以不黑
對于參加比賽的選手,陜西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尚凱鶯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希望這些網絡技術達人們能夠以這次比賽為契機,今后更好的投身于網絡信息安全的工作當中,為我省更為我國的信息網絡事業貢獻自己的技術力量。
在采訪中,參加了此次比賽并獲得一等獎的戰隊“一朵紫桔樺”的成員告訴記者,許多人習慣把他們這些技術人員們稱為“技術宅”甚至是“黑客”,這里面多少有一些神秘或負面的色彩,但其實對于他們來說,只是一些比較喜愛網絡技術工作的技術人員。他們其實更愿意將自己的網絡技術能力用于維護網絡安全上面,“黑客”并不一定都是擾亂網絡安全的人。
“許多人習慣把網絡技術人員稱為‘黑客’,這樣的稱呼多少會讓很多人誤解,總覺得這些人都是擾亂網絡安全秩序的,但其實這里有很大的誤解。”此次賽事的主辦方負責人馬坤說。
馬坤告訴記者,其實所謂的“黑客”只是具備的擾亂網絡安全能力的技術人員,但具備能力并不代表一定會做“壞事”。不可否認這些人里面是有一些“蛀蟲”,但大部分人都是樂于維護網絡安全的,更愿意把自己的技術貢用于維護網絡安全。
賽事主辦方: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到陜西網絡安全實力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這樣的,這樣網絡安全比賽究竟是怎們比的,又如何來決定名次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實網絡安全的比賽更像是一場“奪旗子”的比賽,搶到一個棋子就會獲得一定的積分,最終誰的積分多,名次就可以更靠前。
馬坤告訴記者,為了讓比賽更具備“實戰性”,他們在環節設計上模擬了很多實際案例,相當于模擬“黑客”的行為,最終誰“攻占”的地方越多,拿到的旗子也就越多。
“好比我們可以模擬了一個銀行網站的數據庫,參加比賽的選手就要充當‘黑客’來獲取這些數據,在獲取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做好自己的防守而不被對方發現,最終如果獲取成功就算是奪旗子成功,從而獲得相應的積分。”馬坤說。
記者了解到,此次比賽雖然是在陜西本土第一次舉辦,但不論從參賽人數還是和賽事規模來看都創造了中國之最,對此馬坤更希望以這次比賽為契機讓更多人了解陜西網絡技術的實力,也希望從中發掘出更好網絡技術人才。
“舉辦這樣的比賽完全沒有盈利,更不為盈利,就是希望通過比賽讓更多的人關注和認可陜西的網絡安全技術實力,也讓這些網絡技術達人們脫穎而出,今后能夠為陜西乃至我國的網絡安全技術獻出自己‘正能量’。”馬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