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透明的玻璃上c-国产精品国产一级A片精品免费-国产精品视频网-成人黄网站18秘 免费看|www.tcsft.com

部分電商大玩價格戲法 專家:涉嫌欺詐需監管

  眼下網購促銷造節如火如荼:年中大促,無論是618,還是626,以及不久后的雙11,都會讓電商賺的盆滿鉑滿。但近來消費者不斷投訴受到花樣層出的“價格戲法”欺騙:網絡促銷,其實難符。瘋狂網購節之下,電商卻紛紛“失節”。面對價格戲法,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一些電商以“只做平臺并非售貨者”為由提出免責,是否站得住腳?請聽經濟之聲記者報道。

  由于職業原因,北京的張先生工作中無法佩戴框架眼鏡,于是隱形眼鏡成了日常必備的商品。前不久,在某家電商大促中遇到了這樣的遭遇。

  張先生:日拋隱形眼鏡,30片促銷;原價300,促銷150,買一盒30片另送5片。我就下單了,前兩天,我在一家專門賣藥的網站上看見,同一品牌的日拋眼鏡30片,一盒也就賣115塊錢。后來我到那家網站查了,平時也就賣150塊左右,沒有原價300這說。

  其實,近兩年來電商通過“價格戲法”大促的案例屢見不鮮:有的虛標價格,先提價再降價;有的超低價商品,消費者下單永遠顯示“缺貨”;而這次張先生的遭遇,又是一個“進化版”的價格戲法:記者看到,原網站給出的300元標明是“專柜零售價”,也就是線下實體門店的“吊牌價”,這種降價法在電商平臺的各類服裝、日用品品牌促銷中大量存在。

  這種做法是否有誘導、虛標價格的嫌疑呢?全國律協反壟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偉律師給出肯定的答案:

  黃偉: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于價格欺詐的部門規章里明確規定:原價是指本次降價之前7天內有交易憑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果7天內沒有交易,降價前的最后一次交易作為原價。所以原價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吊牌價、標簽價作為原價,會構成虛標原價。

  對于消費者的投訴,電商客服受理后往往會強調,自己只是綜合電商,并不直接承銷商品,需調查后幫助消費者協商解決。但黃偉認為,電商不能以“非銷售者”為由,對價格問題免責:

  黃偉:已出臺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明確,交易平臺提供方對商家經營行為是否合規,有審查、協助調查和處理的義務;商務部也有相關規定,交易平臺提供方對實際交易價格信息真實性有核查責任。某個電商參與到打折行為和決策中,為虛假折扣提供便利,我認為應該承擔責任。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指出,近幾年,電商行業發展迅速,體量急劇膨脹,呼吁有關主管部門繼續加強規范和執法。

 

上一篇:智能無懼挑戰 山石網科轟動RSA2015

下一篇:iPhone被盜之后你會奮不顧身去找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