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中國禁止國家機關采購Windows 8操作系統”的傳聞終于水落石出。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日前下發通知,稱Windows 7與Windows 8共用一套產品編號,微軟本次投標中投報的是Windows 7,Windows 8不在入圍之列。這一通知對于“Windows 8重現政府采購清單”的誤會做了簡單明了的澄清。
更早之前,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下發過另一則通知,規定國家機關在“信息類協議供貨強制節能產品采購招標”中,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中國政府拒絕Windows 8的“重大消息”面前,微軟似乎并無太多焦慮和回應。難道微軟不擔心失去中國市場嗎?
也許,真相并不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
一、微軟在中國的營收并不高
盡管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賀樂賦(美國人)曾表示,“如果在中國不成功,微軟在全球就根本沒法成功,這一點我們很清楚。”但微軟卻從未公布過在中國市場的營收情況。
此前曾有報道稱,微軟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但這一數據并未得到官方證實。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作為規模幾乎相等的兩個市場,微軟在中國獲得的利潤遠遠低于美國本土。
微軟前任CEO鮑爾默在2011年曾表示,微軟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所獲得的收入,竟然比荷蘭市場還要低——荷蘭的人口不足1700萬。
與此同時,微軟在全球的總營收卻不斷增長。剛剛發布的2014財年財報顯示,這家公司全財年營收達到868.33億美元,超過上一財年的778.49億美元。
中國市場只是微軟的“戰略目標”,但并不是眼下的“核心口糧”。
二、在中國市場,微軟打擊盜版比賣正版更賺錢?
有相關人士稱,微軟在中國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打擊盜版過程中的罰款,而非正版軟件的銷售。盡管這一數據依然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打擊盜版確實是一段時間里,微軟在中國推動產品破冰并獲得“補償性收益”的關鍵手段。曾有報道稱,微軟在中國80%的收入來自于反盜版。
鮑爾默曾對中國和印度市場做過對比:“微軟在中國每賣出一臺電腦所獲得的收入,大約是印度的六分之一。”
中國政府拒絕采購Win8,微軟不害怕
實際上,Windows系統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極高,但由于盜版軟件擠壓了正版的市場空間,因此,微軟更大的動力并不是在中國銷售出更多正版系統,而是如何將盜版軟件占據的市場利潤奪回來。
由此可見,微軟對于政府采購中暫時拒絕Windows 8,并無太大壓力。
三、Windows 8也并非微軟的核心營利點
另一個讓微軟不慌亂的原因,也許是中國政府只拒絕了Windows 8的采購,而沒有拒絕Windows 7和其他產品。由于Windows 8自身的不完善性,導致它至今仍然沒有成為微軟的核心產品。
中國政府拒絕采購Win8,微軟不害怕
根據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據,2014年6月,微軟Windows系統在PC市場的份額為91.5%,但其中Windows 8占據的市場只有12.5%——甚至低于5月份統計時的13.8%,微軟最新一代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居然出現了下滑。
因此,中國政府暫時拒絕Windows 8進入采購名單,對微軟并無太大影響。與全球市場相比,中國市場的XP和Windows 7用戶比例更高。
四、故事背后:微軟的執念
2014年商業軟件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軟件市場盜版率為74%。和過去相比這些情況已經有所好轉,中國已成為近年來全球各國盜版軟件比例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2001年微軟在華飽受盜版困擾時,這一比例是94%。
微軟曾與中國政府聯手打擊盜版。2002年唐駿接手微軟中國區業務后,開始游說美國總部對中國區采用特殊政策,即更靈活的渠道模式和更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定價。隨后,微軟與中國政府聯合開啟了盜版整治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段時間也是微軟與中國政商界的蜜月期,聯想、方正等中國電腦廠商分別與微軟簽署了正版授權協議。
但盜版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而且,美國總部的微軟人也不愿意讓中國市場長期處于“特區”狀態。隨著微軟更換中國市場的負責人,微軟對于中國市場的政策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強力打擊盜版成為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的妥協合作變得不再重要。
隨著Windows 8體驗不佳,以及對中國市場的策略收緊,微軟今后在中國要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但這與禁止采購無關。微軟需要解決的,是自身產品成熟度,以及如何更靈活的應對中國市場等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