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名為“支付寶高仿轉賬成功工具”的軟件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流傳,該軟件下載后只需動動手指,就能輕松制造支付寶付款截圖和轉賬截圖,生成的截圖幾乎可以亂真。這一軟件也成了電商和微商的大敵。合肥26歲的微店店主小殷就上了回當。前日,一買家把290元的支付寶付款截圖通過微信給她看,小殷看了一眼沒多想,就給對方發貨,后來查看支付寶錢包,錢并未到賬。
[案例一]
微店主被假轉賬截圖忽悠 幾百元化妝品打水漂
小殷的微店主要賣護膚品,面對眾多未曾謀面的客戶和合作伙伴,使用手機支付寶轉賬成了每日必需。但前日的一次被騙經歷立馬讓她警醒起來。
小殷告訴記者,12月6日8時許,一名男子加了她的微信,主動跟她聊天,說要買一盒面膜和一瓶玻尿酸。當時小殷正在開車,隨口通過微信語音告訴了對方支付寶賬號,幾分鐘過后,對方就把290元的轉賬截圖和她的收貨信息通過微信傳來了。小殷看了一眼截圖,回到家就讓助手給對方發貨了。
當晚對賬時,小殷查看支付寶錢包里的交易細賬,發現早上對方并未把錢款打來,但貨已經給對方發出了。通過同行她知道,微信上的付款轉賬截圖是一種軟件模擬生成的。通過細查,小殷得知,這種軟件名叫“支付寶高仿轉賬成功工具”。
[案例二]
小伙輕信假轉賬截圖 蘋果手機被騙走
家住合肥蜀山區的小羅本月初買了部蘋果6手機,于是便想把以前用的5S賣掉。他將轉讓信息掛上58同城,很快就有一位自稱姓王的男士聯系他。倆人約定以3500元的價格轉讓,并約定好地點見面交易。
小羅回憶,12月6日見面后,對方表現對手機很滿意,表示要支付寶轉賬。其間,王某問了小羅的支付寶賬號等信息,很快就表示錢已經轉好,并把轉賬成功的頁面拿給小羅看。“我平時也用支付寶,知道支付寶轉賬到賬需要一點時間。”隨后王某表示還有事情需要先走,小羅尋思著交易頁面不太可能有假,就同意讓王某帶著手機離開了。但后來小羅回家等了兩個多小時還是沒收到錢,再打電話一查,王某壓根沒有轉款。郁悶的小羅趕緊到蜀山區刑警三隊報了案。
記者體驗
5位數內生成賬單可以假亂真
這種“支付寶高仿轉賬成功工具”真有這么神奇?昨日,記者做了一番體驗。記者在搜索引擎上輸入“支付寶高仿轉賬成功工具”,發現該軟件有“蘋果”和“安卓”兩個版本。記者下載了“蘋果”手機版本后,點擊了“付款賬單”的操作對話框,這個對話框上,有“當前時分”、“付款方式”、“交易號碼”、“轉賬金額”,記者按照方式一一填寫后,在“轉賬金額”填寫了“100”,接著按下“一鍵生成”的按鈕,不到兩秒鐘,一張支付截圖就生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該軟件右下角有個“注意事項”,寫著“金額最好不要大于100元,不要用于非法途徑”的提醒。但記者試了一下,數字只要在五位數以內,就能作出幾乎可以亂真的支付寶轉賬截圖。如果超過10萬元,可能使數字和后面的漢字產生重疊,截圖看上去很假。而在“收款賬單”的操作對話框中,除了個別填注欄有所不同,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心想事成”。
軟件還可用來制作“炫富”圖片
除了生成付款賬單和轉賬賬單,記者調查了解到,這種“支付寶高仿轉賬成功工具”,其實最早是電商圈和微信圈的同行們用來制作“炫富”圖片的。記者加了幾名做微商的朋友,發現他們每到月底都會曬一曬這月的“轉賬賬單”和“實際收入”的賬單,少則幾萬,多則近百萬。
后來,一些“微商”或中小賣家發現了新用途,通過制作假的轉賬截圖,放到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以此顯示店里的“銷量”很好,用這種方式來招攬客戶。最近,這種軟件又被騙子盯上了,成了忽悠新賣家的騙錢手段。
提醒
微商圈發起“生成圖”抵制潮
其實,在目前的微商圈,已掀起抵制支付寶生成圖的誠信潮。昨日上午,吃過虧的合肥微店主小殷在朋友圈發了提醒:“在支付寶轉賬時一定要查看賬戶數據,不要被截圖忽悠了。 ”很快得到不少客戶和朋友的贊同和點贊。微商“小米和大羊”團隊留言,“一定要看到到賬后才發貨……已經有朋友被騙了。 ”
騙子使用這種軟件騙錢自然是違法行為,但軟件本身是否違法?北京德恒(合肥)律師事務所律師孔慶軍認為,這取決于軟件的制作者是否存在不良動機。 “如果開發者開發軟件的目的是有意識在配合犯罪分子,那就可能存在違法問題。但如果不存在不良動機,就不好說了。 ”
合肥警方介紹,這是一種新型的詐騙方式。買家發來支付寶的轉賬截圖時,賣家不能只看截圖,一定要親自打開手機里的支付寶錢包,查看款項是否到賬。只要賣家提高警惕,多動動手,這種新型的騙款方式是很容易防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