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80后”創業者傅兆偉,在手機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時刻進入這一領域。
2014年6月,傅兆偉創立了瓦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瓦戈科技”)。
去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了8.2%,另據行業專家估算,產業鏈中已積累了約2億臺手機庫存,手機廠商面臨著清庫存的壓力。
傅兆偉并沒有聽從朋友的勸告,而是押上了十多年積累的創業資源。他看到了一個機會——政企安全手機市場。
做手機:人性成為門檻
“我本人是一個對新生事物和新生商業機會都比較好奇的人。”傅兆偉對記者說。
2000年,傅兆偉從吉林來上海發展,開始了近15年的創業。最早他從事的是零售業,2002年他進入到互聯網行業,創建過一家團購網站以及聚投網、艾芮科技公司。
瓦戈科技的商業團隊,有來自零售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高管。它的技術團隊主要來自于傅兆偉此前創立的艾芮科技技術團隊。同時,傅兆偉還吸收了幾位技術怪才,比如一位14歲就開始開發安卓系統、能記住每一項功能代碼位置的成員,以及對服務器攻防有獨特見解的“黑客”。
傅兆偉看準的機遇是政企市場對安全手機的需求。安全手機主要功能包括:防丟失、防竊聽。如果手機丟失了,不僅可能泄露照片、聯系人和上網習慣,還可能泄露自己常去地點信息,造成人身安全隱患,因為智能手機綁定了不同社交網站或銀行系統,手機丟失可能泄露這些網站的用戶名、密碼,造成資金和其他隱患。從某種意義上講,丟錢包不可怕,未來可怕的是丟手機。
“兩年前默多克事件和斯諾登事件爆發,我們發現政企客戶的通信存在安全的風險和需求。”他說。在默多克《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中,當事人正是通過長期竊聽相關要員通話獲得信息。
“手機市場做的人多,說明市場成熟。我一下子就看到一個‘冷門’,對很多企業來說,政企這塊市場太小,沒意思;對于很多拿到資金的后進企業,它們也不屑于做這塊市場,它們的夢想是做成蘋果、小米,往這塊去沖。人性反而成為一個門檻。”傅兆偉對記者說。
近億級的政企市場,雖然不能和個人消費市場相提并論,不過對于一家初創型手機企業而言,卻有足夠發揮空間。政企市場不僅是手機市場中藍海市場,在該市場的單臺手機銷售毛利也要比個人消費市場有更大的空間。
根據瓦戈科技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首款安全手機ivargo1已累計獲得了14萬臺訂單,包括在中國香港及印尼市場獲得的4萬臺訂單,今年預計將在政企市場累計實現30萬臺ivargo1訂單。
“每隔幾年,手機行業都會有一次洗牌,但這些與公司的知名度和雄厚資金實力無關,而是源自于客戶的沉淀率。吸引用戶是很容易的,用資金就可以,但是留下用戶卻是很難的。”傅兆偉說。
正是基于這種考慮,他定下了這樣的發展策略:“30萬政企用戶中,因為B2B用戶手機與公司系統運營深度兼容,我能守住80%,ivargo2一出來就會獲得20多萬終端用戶的關注。而這20多萬人的輻射作用,就可能擴展到百萬,這個時候我們的市場存在感和應用圈就形成了,自己平臺的軟件就開始發力,軟件端的效果可以再拉來500萬的客戶。”
互聯網手機模式為了圈占用戶不惜犧牲利潤,頻頻掀起價格戰。然而,創新成本超過侵權訴訟成本的知識產權環境、低利潤環境下成本控制沖動,又進一步降低了手機廠商研發投入的動力。
對于國產手機而言,硬件配置乃至制造工藝都可以做到和iPhone齊平,不過在設計中的想象力、軟件開發水平和生態系統實力都還存在相當差距。提升硬件產品的附加值看上去是必須的選擇。
也有部分國產手機廠商試圖通過布局中高端收獲利潤,但在這一塊打開局面并不容易——一度號稱售價絕不會低于2500元的錘子手機曾暴降1000元,進入2000元以內區間。
進入個人消費市場后,瓦戈科技也將面臨市場環境的考驗。
做產品:看配置優化
每個創始人都有一個關于產品的夢想。“做硬件我做不過華為,比價格我比不過小米,所以只能采取另外一種途徑。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我做的是以安全為基礎、做到數據交互的手機。”傅兆偉向記者這樣定義ivargo。
安全手機要怎樣才能實現安全?目前流行的做法有多系統、硬件安全、軟件安全等方式。
比如,酷派伯頓安全手機就是采取了雙系統和硬件隔離方式。在手機打電話時,可以一鍵切換到功能機系統,只有基礎打電話發短信功能,在傳輸時和中國電信合作采用其安全網絡。硬件隔離,是將用戶重要個人隱私信息和常用信息分開。
瓦戈手機的做法是:手機綁定一個ivargoid,自動連接到云平臺,如果手機丟失,用戶還可以用id登錄云平臺,擦除手機數據、獲得手機新的數據(比如通信錄和位置信息),并且可以向自己的手機發送各種信息。
根據其技術資料,ivargo1具有手機防丟失和防竊取等功能,它在高通芯片平臺的底層程序中植入安全程序,即使手機系統被刷也不會被擦除。它的另一個特點是,除了向政企客戶提供ivargo1手機,還可以提供服務器方案,在手機、基站、服務器之間構建了一個封閉的安全系統閉環,同時可將服務器交由客戶保管。
同時,瓦戈科技的技術團隊針對于不同行業政企客戶提供配套運營管理軟件功能。例如,快遞公司可能會獲得一套和快遞車輛綁定的手機系統,通過手機管理員工的出勤、配貨、路線等功能,從而優化管理。
在硬件上,傅兆偉希望采用最好的工藝,他的關注點細節到手機轉角弧度的一度差異。在軟件上,傅兆偉希望以切入安全市場為契機,利用現在的時間段來培育技術和形成產業鏈。在他看來,手機將成為智能硬件的交互中心,同時也是功能軟件的入口。
“我們設想的是,根植企業運行平臺以后,一旦進入后就很難把它替換出來。”傅兆偉說。
而傅兆偉也表示,在今年9、10月份進入個人消費市場之后,瓦戈科技的新一代手機將集成例如“秒傳技術”、“同屏技術”等新技術,實現兩部ivargo手機之間瞬間傳輸1GB文件能力,可向周邊ivargo用戶分享自己屏幕內容。
“未來,我們會分成兩個產品線,一個做企業客戶,不只是做手機,而是做辦公系統。對C市場,我們積累了一些‘科幻’技術,也把硬件做到極致。”傅兆偉說。
手機產業鏈中,硬件的設計和供應鏈管理已經高度程序化。手機內部看不見的有上千個零部件,手機品牌商可以委托硬件方案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并通過方案商打通零部件供應鏈和工廠制造環節。如果手機品牌商對方案商的解決方案或尋找的配件不滿意,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案和配件局部替代,通過與方案商的利益、風險共擔協議實現產能和良品控制。
在這種意義上,做一款手機的硬件基礎門檻已經降低,加上硬件價格已經透明,達到最高的硬件性能和制造工藝通過投入資金基本可以解決,剩下的工作多是配置優化和軟硬件適配。不同手機產品的硬件配置和制造工藝的整體差距已不再顯著,硬件快速迭代、高性價比驅動的增長已經走向瓶頸。
“iPhone的配置可能并沒有國內手機配置高,但它們對軟硬件適配的精細程度遠遠超過我們想象,蘋果能把這種硬件配置做成這種體驗感,這說明是一種實力。”傅兆偉說。
技術驅動的變革中,手機已從簡單通信工具演化為移動互聯網終端,集成了娛樂、社交功能,逐步介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并正在演變成一種無卡支付工具。未來,手機還可能在智能家居生活中扮演樞紐角色,控制其他智能家居或其內容。
正因如此,手機的安全性也越來越重要。這需要手機廠商持續的創新熱情,其他功能的發掘也有相當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