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毒軟件歷史
1949年匈牙利科學家John von Neumann發表自《我繁殖的自動機理論》(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中,論證了當今計算機病毒的存在論。
1971年,已知的第一個計算機病毒“爬蟲病毒 ”(Creeper virus)出現。爬蟲病毒最終被Ray Tomlinson創建的程序“收割者”(The Reaper)刪除。有些人認為“收割者”有史以來第一個殺毒軟件
1981年,爬蟲病毒之后,出現“野生的”計算機病毒是“ 麋鹿切割 ”(Elk Cloner)
1983年,計算機病毒一詞首次出現在Fred Cohen的論文《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es)中。【目前最精確定義計算機病毒一詞是匈牙利的Péter Sz?r】
1986年,第一個真正的廣泛的感染計算機的病毒“大腦”(Brain)出現。從那以后,病毒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
1987年,“維也納病毒”(Vienna virus)被Bernd Fix刪除,這也是第一個公開刪除的“野生的” 計算機病毒的記錄 。
1987年, Andreas Lüning 和Kai Figge 創立了G Data Software 公司,并發布了他們殺毒軟件Atari ST的第一個版本。同年Ultimate Virus Killer (UVK) 2000反病毒出現。
1987年,John McAfee在美國成立了邁克菲 (McAfee)公司,同年發布了VirusScan殺毒軟件的第一個版本。同年Slovakia, Peter Pa?ko 和 Miroslav Trnka發布了NOD32 殺毒軟件的第一個版本。【他們在1992年成立ESET 】
1987年,Fred Cohen提出沒有一種算法能完全檢測所有的電腦病毒的觀點。
?1987年年底,Ross Greenberg發布了FluShot Plus ,Erwin Lanting發布Anti4us ,這是兩個不同于今天使用的許多反病毒產品啟發式(heuristic) 殺毒工具。
1988年,Tjark Auerbach在德國成立了小紅傘(Avira,H + BEDV),同時發布了殺毒軟件AntiVir (也叫Luke Filewalker )的第一個版本。同年保加利亞 Vesselin Bontchev博士發布了他的第一個免費殺毒程序,還在 Frans Veldman 發布了ThunderByte 殺毒(也被稱為 TBAV)的第一個版本。
1988年, 捷克共和國的Pavel Baudi? and Eduard Ku?era 創立了avast!(也叫ALWIL Software),并同時發布了avast!殺毒軟件的第一個版本。
1988年6月,Ahn Cheol-Soo博士在韓國 發布了V1殺毒軟件的第一個版本。【他在1998年創辦Norman Safeground公司】
1988年秋,Alan Solomon在英國創立了S&S International公司,并發布了Dr. Solomon’s軟件殺毒工具。【S&S International公司于1998被邁克菲 (McAfee)收購】
1988年年底,Ross M. Greenberg在美國發布了他第二個殺毒軟件VirexPC。
1988年,在BITNET/EARN網絡上,Alan Solomon、Eugene Kaspersky ( 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 )、 Frierik Skulason (?FRISK Software ), John McAfee( 邁克菲 ,McAfee)、 Luis Corrons( 熊貓安全,Panda Security ), Mikko Hypponen ( f – secure )、Péter Sz?r、Tjark Auerbach( 小紅傘,Avira )和Vesselin Bontchev博士(?FRISK Software )通過一個叫VIRUS-L的郵件列表討論了檢測和消除的網絡新病毒和病毒可能性。
1989年,Frierik Skúlason F-PROT殺毒軟件的第一個版本。 【他在1993年創立了FRISK Software公司】
1989年,賽門鐵克(Symantec)公司在美國 (1982年由Gary Hendrix創立 )發布了殺毒軟件諾頓(Symantec antivirus for Macintosh,SM)
1980年代末,Jan Hruska 和 Peter Lammer在英國成立了Sophos安全公司。 同年匈牙利成立VirusBuster公司。【近期被Sophos安全公司收購】
1990年3月,賽門鐵克發布了SM的第二個版本。
1990年,Mikel Urizarbarrena在西班牙成立了熊貓安全(Panda Security)公司,同時也叫熊貓軟件(Panda Software)。
1990年,安全研究員Péter Sz?r在匈牙利發布了Pasteur殺毒的第一個版本。
1990年,Gianfranco Tonello 發布了VirIT eXplorer殺毒的第一個版本。【1991年,他創立了TG Soft公司】
1990年底,趨勢科技(Trend Micro)發布了PC-Cillin殺毒的第一個版本 。
1990年,計算機研究機構(Computer Antivirus Research Organization,CARO)成立。1991年, CARO 發布了由Frierik Skúlason和Vesselin Bontchev寫的《(計算機)病毒命名方案》(Virus Naming Scheme)。
1991年,賽門鐵克發布了Norton Anti-Virus的第一版本。
1991年,Jan Gritzbach 和Tomá? Hofer在 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了 AVG Technologies (也叫Grisoft )公司。1992年,他們發布了Anti-Virus Guard (AVG)的第一個版本。
1991年,F-Secure公司在 芬蘭(1988年 Petri Allas 和Risto Siilasmaa成立) 發布了他們殺毒軟件的第一個版本。F-Secure公司在互聯網上聲稱他們是第一個建立的殺毒軟件公司。
1991年,歐洲計算機防病毒研究所(European Institute for Computer Antivirus Research,EICAR)成立。
1992年,Igor Danilov在俄羅斯發布了SpiderWeb(后來的Dr. Web)的第一個版本。
1994年,AV-TEST公司稱他們數據庫中有28,613 個惡意軟件樣本(基于MD5)。
1996年,Bitdefender 在 羅馬尼亞 ,成立并發布反病毒專家 (Anti-Virus eXpert,AVX)的第一個版本。
1996年,第一個 Linux 病毒Staog誕生。
1997年, Eugene Kaspersky 和 卡巴斯基安全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創立了卡巴斯基實驗室( Kaspersky Lab)。
1999年,AV-TEST公司稱他們數據庫中有98,428 個惡意軟件樣本(基于MD5)。
2000年, Rainer Link 和Howard Fuhs開發了第一個開源殺毒引擎(open source antivirus engine)——OpenAntivirus。
2001年,Tomasz Kojm發布了 ClamAV的第一個版本,開源殺毒引擎被商業化。【2007年ClamAV 被 Sourcefire收購,2013年,Sourcefire又被 Cisco 收購】
2002年,Morten Lund 和 Theis S?ndergaard聯合創立了 BullGuard。
2005年,AV-TEST公司稱他們數據庫中有333425 個惡意軟件樣本(基于MD5)。
2007年,AV-TEST公司稱他們數據庫中有5490960 個惡意軟件樣本(基于MD5)。
2008年,Jon Oberheide首次提出 基于云計算的 殺毒軟件的構思。
2009年11月, 熊貓安全 推出了第一代 基于云計算的防病毒技術,發布了CloudAV?第一個商業版本。
2010年, Sophos 添加了一個基于云計算的計算機防病毒產品 。
在2011年, AVG 引入了一個類似的云服務,稱為保護云技術(Protective Clou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