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透明的玻璃上c-国产精品国产一级A片精品免费-国产精品视频网-成人黄网站18秘 免费看|www.tcsft.com

保存于互聯網的個人數據 可能永久無法刪除

當存儲空間不夠用的時候,我們中的大多數轉而將數據存放于云端。與其花時間糾結哪些數據有必要保存而哪些需要刪除,不如直接購買更多的空間,然后將它們一股腦兒保存起來。舉例來說,只需向蘋果支付3.99美元的月費,也就相當于一杯星巴克咖啡的花費,用戶便可以獲得200GB的云端存儲空間。就算我們再也不會翻閱那些老舊的照片,也還是傾向于將它們統統保存起來,因為它們不會占用實際的存放空間。只要知道它們在那兒,我們就會感到放心。讓我們將這種行為稱為“電子囤積”吧!

公司對待數據也有類似的態度,只是需要考慮更多,他們無法隨意按下“刪除”鍵,而是需要人手和資源實施決策過程,以便正確區分需要保存或刪除的數據。只是這一過程通常沒有必要而已。

此外,對于公司來說,刪除數據還存在風險。萬一錯誤地刪除了數據該怎么辦?萬一未來需要用作調查和取證的數據被刪除了怎么辦?刪除數據會產生更多的業務問題嗎?同樣的問題對于那些政客來說該怎么辦呢?舉例來說,喬治·W·布什的總統圖書館收藏了其任內白宮收發的2億多封電子郵件以及大約4百萬張照片,這還不算那些保存在網絡存儲設備上面的。

Facebook 和Twitter 目前也不會刪除用戶數據,帖子和照片永遠存在于他們的網站上。就算Snapchat這樣的服務會在一定時間之后刪除帖子,但用戶可以在自己的智能設備上保存屏幕快照。在多起媒體輿論風暴中,我們看到當事人拼命想要關閉自己的Twitter賬號或刪除舊的推文。然而,網民的評論仍然層出不窮,刪除的帖子很快就出現在網絡上面。

不止是在社交網絡上,數據正變得無處不在。信用卡交易記錄、健身追蹤器上的計步數據、智能手機上收發的短信以及撥打或接聽的電話,基站的漫游記錄……所有這一切都能夠拼湊出一個人一天的完整經歷,進而推斷出此人所處的地點、收入水平、健康狀況等等。

那么,你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數據?

我們能夠利用的手段有限。許多人都將他們的個人和職業形象以不同名字示人,但隨著面部識別技術的發展,公司遲早可以將兩者聯系起來。此外,將數據存放在本地設備上,不在社交網絡上分享,這也是一種方法。但是,這同時也會限制你的社交行為,對職業生涯也會造成影響。因此,沒有十全十美的解決方案。

既然我們身邊的世界已經變成這樣了,我們似乎只有選擇適應!

上一篇:高考作弊與反作弊高科技對決

下一篇:美國政府所有網站開始使用HTTPS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