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中國傳媒大學信息安全專業(yè)的學生,2016年10月25日有幸作為活動主辦方CSA(云安全聯(lián)盟)的志愿者參加了云安全高層論壇暨云安全聯(lián)盟大中華區(qū)峰會會議(Cloud Security High-Level Forum &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GCR Summit 2016)。
像這樣一次大型的互聯(lián)網峰會的門票至少為1000元,一般的學生很少舍得來這樣的展會,一方面因為1000元的門票讓人望而卻步,另一方面是因為無法保證自己能用這1000元學到價值抵過1000元東西,尤其是像云安全這種處在時代前沿讓許多學生感到高不可攀的高級技術。但也恰恰就是這種對于前沿知識的好奇心和想要脫離書本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渴望觸碰時代之巔的求勝心理讓那些像我一樣的學子欲罷不能,來到了這樣一個全世界性質的信息安全盛會,盡自己的一切能力,汲取盡可能多的養(yǎng)分,領悟盡可能多的本領,也探索自己未來可能的發(fā)展方向。
會議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舉辦,早上7:00志愿者們便來到了目的地并開始現(xiàn)場的布置工作。負責簽到的同學已經在簽到臺等候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為他們頒發(fā)入場的銘牌會刊和餐券;負責接待嘉賓的同學在等待著嘉賓的來到、并隨時解答嘉賓的疑問;負責引導和站在會場門前迎接的同學也已各就各位;我們的主持人同學也在最后練習主持詞,同時準備會議的服裝造型;還有CSA和飯店的工作人員們,在不同的地方為這場大會做著默默的準備。
8:00,會議簽到開始,人員陸續(xù)進場,有來自政府機關的干部,有來自中科院、北郵等各個大學的院士以及教授,有來自百度、阿里、騰訊等大小企業(yè)的CEO、CTO、CSO們,有千里迢迢而來的外國同行,有來自各行各業(yè)學習安全知識尋求安全幫助的人們,還有前來開拓視野增廣見聞的莘莘學子。這些我們平時只能在電視或互聯(lián)網上見到的風云人物,像信息安全界廣負盛名的方濱興院士,像百度的總裁張亞勤,像騰訊云、阿里云、京東的安全總監(jiān)王培、沈寓實和Tony?Lee,以及Jim Reavis(CSA?CEO,云安全聯(lián)盟主席),Chi-Foon Chan(美國Synopsys Co-CEO)等等,他們堪稱行業(yè)的佼佼者甚至領航人,有的在這里相知相識,有的在這里彼此熱情交流并激動地握手,而今天我們都有幸親眼見到。
9:00,會場里已經坐滿了人,隨著主持人穿著靚麗禮服用具有傳媒大學特色的播音腔宣布會議正式開始,一切終于要拉開帷幕,完成嘉賓接待任務的我也靜靜地坐在了場地右側面對大屏幕,等待著這場關于“云”——云安全技術的饕餮盛宴。
在10分鐘的頒獎與授牌儀式后,CSA大中華區(qū)主席李雨航首先致開場辭,表明CSA(云安全聯(lián)盟)作為非營利性學術組織,將舉辦一場關于云安全的學術性論壇,由企業(yè)的專業(yè)人員和學院中的學術研究者給大家?guī)硪粓鲎钋把氐膶W術交流與分享。之后網信辦的毛作奎處長致辭,陳述了關于云計算方面的國家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提出對云計算安全、可信、透明的要求。隨后百度總裁張亞勤致辭,為大家梳理了云計算的發(fā)展脈絡,并為大家描繪了云安全未來發(fā)展的前景。
短暫的致辭后,大家最為關心的主題演講環(huán)節(jié)也終于開始。作為信息安全界的權威,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xié)會理事長方濱興院士首先發(fā)表了名為《論云安全》的主題演講,他從 “可靠、安全、可信、可控”四個方面定位了云安全,從物理、系統(tǒng)、數據、應用四個角色對云安全做了闡述,還主張以云漫游、云加密、云可信網關、云監(jiān)測系統(tǒng)來加強云安全。短短半個小時的發(fā)言,方院士以近乎最快最簡潔也最明了的語言為大家講解了盡可能多的內容,盡管如此,還是有許多部分來不及詳細說明,每播放一頁ppt,半會場的人都會立刻舉起手機拍照,直到結束時大家還是意猶未盡。對于我這樣原本并不了解云安全的同學,也能對云安全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這讓我更期待之后的演講內容。
俄羅斯通信局副局長Roman?Sheredin用俄文發(fā)表了名為《ICT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THE ERA OF POSTINDUSTRIAL DEVELOPMENT》的主題演講,介紹了俄羅斯網絡安全狀況,同時配有英文同聲傳譯。
來自美國Synopsys公司CEO,Chi-Foon Chan緊接著用英文發(fā)表了名為《Secure Supply Chains Reqire Signoff & Collaboration》的主題演講。
之后CSA的CEO,也就是主辦方云安全聯(lián)盟的主席Jim Reavis,也用英文為大家?guī)砹恕癟he CSA Strategy for Securing IoT via the Cloud”的主題演講,向大家描述了CSA對云安全的標準。兩場英文演講,對于我這樣英文水平不夠的人來說還是太難理解,但即使能夠聽懂英文的人,也難以完全理解其中眾多的專業(yè)術語,只能通過PPT來跟隨他們的演講內容,思考他們的演講脈絡。
隨后騰訊云的安全研究總監(jiān)王培發(fā)表了名為《云安全解決方案與安全運營最佳實踐分享》的主題演講,回顧了云計算在中美兩國的發(fā)展歷史,闡述了企業(yè)在數字化轉型之路上的風險與挑戰(zhàn),并分享了個人在云計算方面的安全解決方案實踐經歷及在其中積累的經驗。
阿里高級安全專家沈錫鏞也用《云時代的安全》為我們指出了云計算在效能、創(chuàng)新、安全方面的優(yōu)勢,并結合企業(yè)安全痛點,闡釋了云服務商和云用戶在云時代的安全責任與規(guī)范,并描述了自身的云時代安全防御體系。
最后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安全學院院長李建華以《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安全標準研究與挑戰(zhàn)》為題,闡述了工業(yè)控制技術發(fā)展與信息安全態(tài)勢,國內外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信息安全標準概況,以及我國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信息安全標準的挑戰(zhàn)和建議。
主題演講結束,作為收尾的是題為“大咖論道安全”的對話環(huán)節(jié),由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xié)會秘書長李欲曉主持,騰訊、阿里、華為、京東的王培、沈錫鏞、曹志源、Tony Lee參加。他們相互交流了云安全方面的關鍵行業(yè)問題,為云安全高層主論壇的舉辦畫上尾聲。
中午,我與其他志愿者來到了餐廳,其間看到許多與會的嘉賓共進午餐,談笑風生,有的交換名片,有的彼此商討?;蛟S一份合作就在這里達成,一份朋友就在這里相交,我們看著他們度過的這份午餐時光,感到我們所需學習的東西還有更多。
主論壇雖然結束了,但下午的四個分論壇依然熱度不減。眾多行業(yè)大咖助陣,很多人都是不停地在各個論壇間奔走,生怕自己會錯過任何精彩。我發(fā)現(xiàn)分論壇的許多議題都是上午主論壇展示的一些觀點的深度拓展。在攻防與檢測分論壇上,我見到了來自知道創(chuàng)宇、四葉草、安恒等安全公司對于DDOS、漏洞分析、大數據態(tài)勢感知等攻防檢測方面的技術;在標準與學術研究分論壇上,我聆聽了中科院、人大等名校的教授講述關于云安全的思考和專業(yè)人士對于云安全標準的詳細闡述;在云服務與方案分論壇上,我收獲了企業(yè)關于云安全應用的實踐知識;唯一可惜的是沒有到云清聯(lián)盟高峰論壇,當我聽過其他分論壇再到這里時它已經結束了??粗械娜嗽诜终搲某楠劖h(huán)節(jié)中拿到華為P9的大獎,心中有些羨慕。這一天聽到了太多各個方面從前從未接觸的知識,腦電波的震蕩一時間難以停止。與會議的工作人員,志愿者們的合作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們中的不少人也同樣是在此相知相識,同甘共苦,為會議的成功舉辦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5:40,隨著最后一個分論壇結束,首屆云安全高層論壇暨云安全聯(lián)盟大中華區(qū)峰會會議也宣告圓滿落幕。這里留下了許多精彩,也留下了許多遺憾。精彩之處在于嘉賓們神采飛揚、集思廣益的演講,遺憾之處在于無法分身各個會場,全面了解云安全的方方面面,也因為時間有限,沒有給嘉賓更多分享的時間,也沒有機會向專家們提問答疑。對于那些走在時代前沿的人們,他們在這場會議相見相識,為彼此的交流與合作搭建橋梁;對于那些正處在事業(yè)發(fā)展期的人們,他們在這里探尋最先進的行業(yè)技術,或尋找安全人員的合作,并從中發(fā)掘新的商機;而對于與我一樣尚在懵懂中的學生們,則正在被海量的信息瘋狂轟炸,等待后續(xù)的消化和理解。
晚上,收拾完會場后,我留了下來,作為志愿者與主辦方CSA交流了今日會議的情況,向他們描述了自己對于整個會議的感觀。其中,我問了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及信息安全類大會如此之多,那么我們所舉辦的這次會議的最大意義在哪里呢?”然后我得到了一個這樣的答復:“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及信息安全大會的確很多,甚至有些過熱,但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熱度,讓所有人都能夠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而我們所做的是專門針對于云安全,讓大家來展示云安全相關的最新理論和科技成果,促進云安全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也許有一天,互聯(lián)網及信息安全類大會的熱度會下降,但那些真正擁有實力的人會留下,為我們的社會提供進步與發(fā)展的動力。我們希望的是某一天人們不再需要這樣的會議,因為那個時候安全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p>
一天的云安全高層論壇之行就這樣結束了,留給我無數難忘的記憶。這份經歷激勵我做更好的事業(yè),爭取更好的明天,因為我知道,總有那么一群人,時刻走在時代的前沿,永遠值得我們去追趕、去超越。而總有那么一天,我們這一代也會走在時代的前沿,讓后面的人們去追趕、去超越。
天地無極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