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屆國際反病毒大會”于9月22日在天津召開,會議主題為“安全、共維、創新、共享”,瑞星作為反病毒領域專家應邀出席,瑞星首席安全官葉超在會上發表了“構建全產業鏈網絡威脅防御生態”專題報告。
瑞星首席安全官葉超表示,現如今惡意軟件年增6億,平均日增100多萬,惡意站點日增3.5萬。互聯網安全事件頻發,包括特定攻擊事件、密鎖事件、隱私數據泄露事件等,從2012年的“超級火焰”到2016年的“NSA(美國國安局)被黑”等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網絡安全環境變得越來越嚴峻。
面對如此復雜的網絡威脅,依靠傳統單兵作戰的網絡安全模式無法有效應對這些問題,而且這種模式是處于一種封閉滯后的狀態,不僅給各個企業加重了管理負擔,同時加大了整個網絡安全維護成本。
瑞星針對我們現有的互聯網環境,提出“構建全產業鏈威脅防御生態”概念,以“開放+共享+協作”的方式,呼吁全產業鏈上所有企業共同抵抗網絡中的安全問題。
首先,基礎安全數據分享,推動全行業威脅識別基礎能力。分享數據包括:惡意軟件文件標識、惡意網絡地址標識、惡意/泄露的簽名證書、威脅對象關系三元組、網絡威脅傳播路徑等。其他行業用戶可利用這些數據構建自己的數據庫、安全云等,或在公共社區、論壇進行交流研究。
其次,技術、產品協作,共同構建更龐大的監測和防御網絡。瑞星會將20多年在反病毒領域研究的核心成果——瑞星自主安全引擎進行全面開放,與政府及廣大企業級軟硬件廠商進行深度合作,為各領域產品與服務注入專業的反病毒能力。讓不具備殺毒能力的產品具備殺毒能力,讓具備殺毒能力的產品達到專家級水平。
最后,完整生態共享,在更多的數據上挖掘和創造價值。各領域安全廠商可以進行數據分享,數據涉及的領域越多,生態中的數據庫就會變得越來越龐大,這樣就可以給更多面臨數據門檻的人機會,同時,還可以掌握更多的數據分析角度與方法,產生對客戶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