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騰訊守護者計劃正式公布了“守護者計劃2018十大案件”,從公安部督辦的跨國網絡犯罪大案到打擊盜版侵權、跨境侵犯公民信息、惡意注冊黑產、互聯網新型詐騙等若干“全國首例”刑事案件,體現了打擊網絡黑產的最新動態,也標志著守護者計劃對網絡黑產犯罪“打擊升維”的落地。2018年,騰訊守護者計劃協助公安機關開展各類網絡黑灰產打擊行動,協助各地公安機關共計破獲案件145件,抓獲人員超過3200人,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
騰訊守護者計劃自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著對網絡黑產“零容忍”的原則,全面開放騰訊的技術與能力,積極參與到打擊網絡黑產犯罪的開放協作當中,與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同仁和廣大網民共同構建“網絡安全共同體”。
(騰訊守護者計劃2018十大案件)
?“范圍升維”: 國際化跨境化犯罪成打擊重點
隨著我國對網絡犯罪打擊力度的加強,網絡環境越來越安全,心存僥幸的不法分子開始呈現向境外轉移的趨勢。
十大案件之“部督‘915’互聯網組織賣淫專案”就是一起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跨國組織賣淫的標志性案件,犯罪團伙以科技公司為幌子,在馬來西亞通過網絡遙控指揮境內人員從事賣淫活動,涉案資金過億,守護者團隊協助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389人,解救失足女性上千人。
(915互聯網組織賣淫專案研討)
“部督‘306’特大跨境侵犯公民信息案”則是全國首例跨境打擊侵犯公民信息的刑事案件,在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的技術支持下,警方成功揪出一個利用互聯網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全國性涉境外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13名,其中在緬甸抓獲4名在境外實施犯罪的嫌疑人。
“技術升維”:對抗難度升級 智能化“精準打擊”
在2018年,除了跨境網絡犯罪的增多,隨著AI、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出現,利用新興技術實施犯罪的不法分子也同步增多。這些新型的網絡黑產犯罪隱蔽性強,打擊難度大,對網絡安全技術對抗提出了新的考驗。
在守護者計劃公布的2018十大案件中,全國首例針對“解析盜鏈”盜版侵權的刑事打擊案例“酷視界聚合解析APP視頻盜播案”、 國內最大的微信協議外掛案“鵜鶘公司威脅協議外掛案”、 全國首例對區塊鏈挖礦黑產進行刑事打擊的案例“區塊鏈數字貨幣挖礦木馬案”、互聯網廣告行業新型詐騙首例刑事打擊案件“廣告平臺作弊黑產詐騙案”等都屬于利用新型技術的科技型犯罪,“區塊鏈”、“木馬”、“軟件協議破解”成為關鍵詞。
(繳獲GSM嗅探設備)
面對打擊網絡黑產的新挑戰,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持續增強技術實力,聯合擁有全球頂尖白帽黑客的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共同與不法黑產分子展開技術對抗,通過在AI、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持續為警方提供支持,助力警方接連破獲此類罪案,打擊震懾了犯罪分子,保護了群眾財產和隱私安全,維護了正常網絡秩序。
“模式升維”:黑產全鏈條打擊+遏制犯罪目標人群泛化趨勢
不僅如此,過去的一年里,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加強了對網絡黑產鏈條的研究與分析,協助警方摸清網絡犯罪的全部環節,最終從源頭上進行打擊。在“遼寧惡意注冊全鏈條打擊系列專案”中, 守護者團隊協助警方進行了對“惡意注冊軟件作者-惡意注冊團伙-接碼平臺團伙-詐騙團伙”的全鏈條打擊,也是全國首個對惡意注冊黑產的刑事打擊案例,有效減少了下游仿冒欺詐團伙的作案數量。
(繳獲作案設備)
此外,騰訊守護者計劃密切關注網絡黑產犯罪的演變趨勢,配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和浙江杭州警方,成功打掉了影響極其惡劣的利用互聯網傳播淫穢出版物的 “喵喵漫畫”團伙,及時斬斷了網絡黑產伸向未成年人的犯罪黑手。
科技賦能全民動員? 打擊網絡黑產2019再出發
此次發布 2018十大案件,體現了騰訊守護者計劃為踐行企業公益責任,不遺余力打擊網絡黑產的決心。作為國內首個對抗網絡違法犯罪的公益平臺,面對日益產業化、智能化、國際化的網絡黑產犯罪勢力,騰訊守護者計劃將堅定不移地攜手政府、行業、用戶一起,共同對抗黑產,維護網絡世界的天朗氣清。
騰訊守護者計劃負責人朱勁松表示,打擊網絡黑產任重道遠,騰訊守護者計劃將繼續立足網絡安全共同體,以更有效的打擊模式、更強大的打擊力度,從源頭對網絡黑產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的致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