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怎么讓課堂高效且有趣?又如何令教學工具變得簡單易用?這三個問題,可能一直困擾著很多老師。
“‘用手攥著秤繩,蕩在空中……’,同學們,誰來表演下‘攥’這個動作?大家拿好反饋器準備搶答,預備,開始!”
圖:成都市雙流區九江小學羅曼老師課堂實錄
在成都市雙流區九江小學的課堂上,羅曼老師和她的學生們正在上著一節生動活潑的語文課,九江小學始創于1907年,坐落在風光旖旎的江安河畔,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一所環境優美、設施一流的現代化學校。看到老師和孩子們,通過使用智慧課堂進行互動問答、課堂計分、投屏觀摩和隨堂測驗,我們找到了文章開頭三個問題的答案。
如何才能讓智慧課堂應用“常態化”?
為推動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四川省面向全省中小學,以提升教師信息化環境下創新教育教學能力、并使之常態化為關鍵,以融合創新為目標,開展智慧教育學校創建工作。在此背景下,九江小學的將智慧課堂的核心重點放在了一個詞上:“常態化”。
圖:曾經的上課場景
關于曾經一些電子課堂產品,羅曼和其他老師并不陌生,但卻“不愛用”。究其原因,學校的主管領導表示:“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老師的教學任務是非常繁重的,不僅初中、高中是這樣,就連小學老師也是經常抱怨。老師們不僅有日常的教學、輔導、批改作業等任務要做,還要花時間參加各種教研課題的學習,把原本就不充裕的空閑時間,變得更加緊張。而許多智慧課堂產品的設計卻復雜難懂,備課、上課和總結分析的操作都十分繁瑣,這直接導致了老師們不會用、不敢用、不愛用。”他同時強調,“如果連部署、安裝、維護也很麻煩,學校層面一樣很難接受。”對老師來說,讓學生在互動合作中深刻理解知識點,并減輕自身的教學負擔,才會主動去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銳捷智慧課堂如何“減負增效”?
針對一線教師的訴求,銳捷網絡向九江小學的老師們推薦了最新一代的普教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它以極簡的方案構成、極低的應用環境要求、輕量化的學生終端、以及簡潔的產品使用體驗,解決了以往智慧課堂產品組成復雜、部署難、管理難、老師不愛用的難題。
從應用層面上看,整套方案緊貼教學場景設計,幫助老師快速上手,不額外增加備課工作量,就能夠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新型教學法的應用,進行智慧課堂的探索和實踐。這種“省時省力”的優點吸引了羅曼老師,并通過后續的大膽嘗試,打消了以往的顧慮。
圖:學生按動反饋器搶答
在課堂上,整套方案圍繞小組合作學習的全流程進行了設計,以銳捷的“愛課堂互動教學系統”為核心,配合學生反饋器,實現了簡單、實用的課堂即時互動教學及反饋,它可以將課堂生成的互動數據,完整地記錄在課堂報告中,并作為學情分析的數據來源和積累,為學生的持續發展與核心素養培養提供保障。
以羅曼老師的這節《立夏節到了》為例,老師利用智慧課堂的極簡應用,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貫穿“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通過簡化老師備課、高效科學分組,課堂高效互動、支撐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數據記錄和反饋、學生過程性評價生成等環節,幫助老師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圖:老師用手機拍下學生作品實現大屏互動
一節課下來,老師不僅能夠準確掌握學生的學情,找出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不足,及時調整課堂進度和學生活動,更能用“搶答”的方式,結合小組加分和個人加分,充分調動小組和個人的積極性。同時,老師還可以將小組討論成果用手機拍照、上傳大屏,使師生課上的交流互動更加立體、暢通。
?“好課常態化”,讓每個學生都意猶未盡
過分追求“精品化”甚至“表演化”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方向,如何根據場景進行定制、進行系統的全方位思考,站在學生和老師的角度去設計產品,才是打造“好課常態化”的關鍵。
圖:銳捷普教智慧課堂極簡應用
語文老師周娟表示:“讓我感覺最棒的就是計分激勵。這讓小組合作能夠更有效地開展,抽到的孩子答對了,孩子加分,小組也加分,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因為能及時測驗,老師對學生的反饋更加及時、準確,孩子們也變得更樂于學習、樂于合作。同時,課堂計分與課堂教學互動緊密地聯系起來,這就把課堂打造成了一個強大自主的學習空間,讓孩子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校長喬秀平表示:“銳捷智慧教學系統使用輕量化的教學終端,讓師生及時互動,減輕了他們在操作上的繁瑣,實現了常態化的應用,我們的老師還將課堂生成的數據用到了課后管理當中,這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智慧課堂上,學生的合作能力、課堂參與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下一篇:該文章已是最后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