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Elon Musk 最新想法的提出——在大腦和電腦之間創造更強大、高帶寬的連接,新奇古怪的科幻小說情節也將逐漸走進現實。只是,實踐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2016 年夏天,又一家名為 “Neuralink” 的公司在美國加州悄然成立,它的運營規模比特拉斯或 SpaceX 都要小,但其產生的潛在影響卻可以與前兩者相媲美。Musk 認為,在不久的將來,計算機芯片可以安裝在人腦中,然后通過無線電頻譜與其他智能設備通信。
在你尖叫著逃離自己的計算機設備之前,請繼續了解 Neuralink 的工作原理,并思考開發人員在神經控制技術正式推出之前必須要克服的各種安全隱患。
Neuralink的用例
Neuralink 項目目前仍處于概念階段,盡管 Musk 認為該技術并不會長期受阻。在 Neuralink 項目中,一個自主的 “神經外科機器人” 能夠像縫紉機縫針一樣引導包含5微米厚的電線束和絕緣的針進入大腦(避免血管)。這些電線——約為人發直徑的四分之一(4到6微米)——連接到不同位置和深度的一系列電極。在最大容量時,機器人可以插入每分鐘包含 192 個電極的六個螺紋。這些電極將檢測到的神經脈沖傳遞到放置在顱骨表面的處理器,該處理器能夠從多達 1,536 個通道讀取信息,大約比嵌入人類的現有系統高 15 倍。
腦部是人類的神經中樞。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承擔著維系人類生存的基本任務。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高級神經活動都在腦部完成。如果將人體視為一臺電腦,那么大腦就是這臺 “人類PC” 的運算核心。普通的電腦可以通過外接硬盤、外接顯卡、外接內存等方法提高性能,而有科學家認為,這樣的 “改良” 同樣可以適用于人腦。這種觀點的產生,最終形成了研發腦機接口的動力。
腦機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是指創建在人類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的直接連接通路。被腦機接口串聯的人腦能夠與外部設備之間互相傳送信號,交換信息。在這種腦機接口技術的進步意味著人類可以使用他們的想法,而非鍵盤、鼠標或觸摸屏,來直接地與智能設備進行交互。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可能是一項令人毛骨悚然(畢竟要 “開顱” 塞入芯片)且看似不必要的技術,但是對于那些患有腦部疾病的人來說,這樣的技術可能意味著他們將有機會過上更正常的生活。
以一名中風患者為例,由于中風他可能已經喪失了正常、連貫說話的能力。從理論上來說,我們可以對其進行 Neuralink “手術”,然后芯片就可以自動讀取其大腦中的想法,并通過無線連接將這些想法傳輸到計算機或智能手機等設備中,以實現通過思想說話的能力。
云中的數據存儲
Musk 針對 Neuralink 項目的商業用例是,它將推出兼容流行智能手機平臺(例如 Apple iOS 或 Google Android)的系統兼容性。那么現在問題就變成了:哪些應用程序或網站將被授權使用您的 Neuralink 數據?
這個數據共享問題勢必將使 Neuralink 項目的網絡安全狀況復雜化。如果第三方應用程序被授權可以訪問后端的大腦數據,那么想要準確地跟蹤設備上保留了哪些信息以及哪些信息被傳輸給了應用程序供應商就會變得十分棘手。
用不了多久,這個問題就會轉移成云端的網絡安全問題。一旦你的在線服務和站點數據接口托管在通用提供商處,那么它將很容易遭受到黑客目前使用的任何常見形式的網絡攻擊。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完全放棄對你的網絡托管服務提供商的信任,那么建議在讓 Elon 的機器人在你腦中植入任何東西之前最好這么做。
你在新聞中聽到的數據泄露事件通常發生在云層,黑客正在尋找滲透到虛擬化服務器并從后端數據庫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如果其中一種類型的攻擊發生在 Neuralink 項目上,那么它可能意味著基于大腦的技術的一大倒退。
無線技術的漏洞
每當一項新技術進入市場時,無論它是硬件還是軟件,黑客都會將其視為破壞的機會。他們會竭盡全力地尋找利用該產品漏洞的方法,希望能夠從中獲利,或者只是單純地為了給該產品背后的公司沉重一擊。
對于 Elon Musk 和 Neuralink 項目來說,情況應該也不例外。大腦控制技術的潛力非常巨大,但它依賴的卻是現有的無線通信技術。所有跡象都指出, Neuralink 使用藍牙設備實現植入芯片和外聯設備之間的交互,就像無線鍵盤和耳機一樣。
通常來說,鑒于其配對系統和短程接收器特性,藍牙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協議。然而,目前已知很多木馬病毒都可以通過藍牙實現傳播,或是利用藍牙從 Android 設備竊取數據。這表明 Neuralink 可能會受到可以通過藍牙傳播的惡意軟件的潛在風險。
同樣重要且需要記住的是,支持藍牙功能的設備將向該區域內發現的任何接收器發送信號。雖然虛擬專用網絡 (VPN) 技術已經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隱私工具,可以加密傳統的互聯網連接,但是 Neuralink 卻是未知且未經驗證的領域。理論上來說,通過它可以捕獲無線傳輸以跟蹤你的地理移動軌跡。一些網絡安全專家也正在研究如何幫助企業或政府將人腦接口技術應用于監控項目。
即將實施的監管政策
如今市場上每一臺計算機化的設備——從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到智能手機——都必須通過各種政府機構的監管程序,以確保其在出售給公眾之前可以安全使用。對于 Neuralink 的大腦芯片而言亦是如此,而且事實上,這種監管檢查可能會比針對傳統設備的檢查更深入更嚴格。
由于 Neuralink 裝置需要通過一種 “醫療手術” 的方式進行植入,所以 Musk 的項目還需要得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的批準才能開始植入物的試驗。一旦醫學專家發現實施 “開顱” 手術的機器人存在任何安全風險,就可能造成整個項目面臨擱置的結局。
除此之外,全球各國政府可能也希望開展獨立研究,以確定無線信號在人腦中傳輸的影響。針對該問題的分析結果可能會吸引網絡安全專家來衡量 Neuralink 軟件框架中存在的潛在缺陷。
結語
在許多未來風格的電影、書籍和電視節目中,我們都能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在未來,你可以通過全息交互屏幕(新一代創新型背投屏幕,能提供空中動態顯示)實現技術互動。偉大的發明家和商業領袖 Elon Musk 則認為可以通過他的 Neuralink 項目(嘗試將人腦與電子設備聯系起來)將科幻場景變成現實。不過,與任何其他新技術一樣,Neuralink 項目肯定也會面臨安全威脅,因為黑客們正在全力尋找破解該技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