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跑路倒閉潮正在深度發酵。6月4日,北京發生首單P2P跑路,網金寶網站和公司聯系人都已“失聯”。6月11日,深圳網站不能正常打開,電話無法接通。“聽到他們跑路之后簡直是晴天霹靂!”6月12日,山東青島一位男性投資者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他在深圳P2P平臺投資了80萬元。曾宣稱,公司高管留學美國名校、在國際金融巨頭任職,是最為安全的P2P平臺,現今卻在吸引了超過7億元的投資后不見了影蹤。
今年以來P2P問題平臺不斷曝出。網貸之家統計,截至6月10日,今年倒閉跑路的平臺高達46家,“今年投資者躺著中槍的很多都是騙子公司!”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俊說,去年問題平臺更多是經營不善。
伴隨倒閉高潮,一路狂奔、超高增長的P2P行業開始降溫。6月份,P2P平臺每日成交量均在2億-3億元左右,較前幾個月日均成交量的4億已明顯減少。網貸之家近日發布的5月P2P數據顯示,該月日均成交量跌至3.97億元。“主要是一些平臺陸續出了問題,負面影響大,投資者對風險擔憂。一部分資金轉至大平臺,一部分資金撤回觀察。”互聯網金融平臺印子坊CEO吳暉稱,投資者只有在風險當中才能吸取教訓。
跑路潮深度發酵
6月12日,本報記者按注冊地“深圳市南山區科發路8號金融服務技術創新基地1棟4樓F1單元”調查。在頗具熱帶城市風貌的現代化大樓里辦公的多數都是投資、資本管理類公司,而與上述地址相對應的公司名稱是“深圳市中企信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門代辦注冊的公司。記者在整棟樓里均未發現的辦公室,至此,又一家虛假平臺騙子公司浮出水面。
據投資者提供的數據顯示,至6月2日,該平臺累計投資者人數近2.9萬人,累計投資金額近7.4億。另據平臺投資者自行組團維權的登記表顯示,截至6月12日,已有400多名投資者自行登記,損失金額近2600萬。
湖北孝感一位男性投資者在投資近20萬,幾天來睡不著吃不下,心急如焚,“全部都是借親戚的錢,本來準備買房的,因為房價下降就想等等,想先賺一些利息。現在都不知道怎么跟家人說!”本報記者獲悉,投資者紛紛選擇了報警。
“這些詐騙和自融平臺,應該驅逐出市場!”人人聚財CEO許建文認為,要從監管出發,如運用信息透明、資金托管等手段。網貸之家總經理朱明春更是認為這些詐騙平臺是行業的害群之馬,應該盡早踢出市場。
“去年倒閉的平臺當中,投資者很多都去實地考察,是真實存在的公司,今年很多家跑路的平臺卻是騙子公司,公司地址找都找不到!”馬俊預計,2014年P2P出現問題的平臺將會超過去年。2013年P2P倒閉跑路平臺高達75家,今年上半年問題平臺已達46家,大有超越之勢。
與跑路潮相生相伴的是,P2P開始出現退燒的跡象,原來日均成交額高達4億,月度成交超過百億,但現在已大不如前。網貸之家數據顯示,6月6日、7日、8日、9日P2P的日均成交量分別為3.34億元、1.8億元、1.6億元和3.2億元。近幾個月來日均成交量也都在按月回落,3月、4月、5月日均交易量分別為4.14億、4.04億和3.97億元。5月網貸總成交量僅為123.13億元,與4月總成交量121.25億基本持平,環比出現了停滯。而此前P2P一直以同比增速翻倍、環比增速10%左右的超高速度發展。
大平臺吸金力更強
上述山東青島男性投資者悔不當初,他原本是在大型的P2P平臺投資,但由于有更短期、利息更高的產品便轉投過去,“要是繼續在大型平臺投資該多好!”
為了吸引投資者進行了精美的包裝,其廣告宣稱,公司背后是國際金融巨頭投資,公司法人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就職于荷蘭ING國際集團,公司對投資本息保障等等,而且各種證件、認證書一大堆,然而這卻是一場精心包裝的騙局。
實際上,對于這種包裝精美的公司,投資者已經提高了警惕,最近兩個月的跑路潮使得投資者紛紛向大平臺遷徙。“部分用戶覺得原來那些新平臺、高息平臺不安全,陸續從中撤出來到相對安全穩健的平臺,所以有一個資金的流動。”許建文說,一些知名的、大型平臺投資項目仍然供不應求。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5月貸款余額過億的平臺有54家,較4月反增4家; 21家平臺貸款余額下降,絕大部分是中小型平臺。平臺優勢越來越強,比如P2P“一哥”陸金所5月貸款余額40.12億,環比4月增長4.61%,當月其他貸款余額前十的平臺如愛投資、紅嶺創投、積木盒子,其貸款余額環比增速更是分別高達27.69%、30.22%和19.96%。
吳暉認為,由于倒閉跑路的風險所致,投資者開始不再盲目追逐高息的新平臺,而是將資金轉向了收益率相對穩健、具有公信力的大平臺,“投資者風險意識有所提高。”
等一些新平臺為了吸引投資者,年化利率高達20%、30%,許多投資者鋌而走險。而今,隨著這些高息平臺紛紛出現問題,P2P高息的神話逐漸破滅。
5月,P2P平臺的平均貸款利率已降至19.6%,沖破行業此前20%的利率關口。此前2月、3月、4月行業利率分別為22.23%、21.01%和20.2%。一般來說,越是大型平臺利率相對越低,如陸金所年化利率一般在8%左右,其他一些大中型平臺也普遍不超過15%。“由于陸金所、溫州貸、紅嶺創投、人人貸等成交量較大的主流平臺利率普遍較低,故拉低了行業的整體利率。”馬俊認為,大平臺聚集效應,拉低了5月的P2P行業利率。
IPO或分流資金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P2P投資者擔心還會有更多風險平臺暴露,害怕自己一不小心躺槍。而6月對于整個P2P行業來說,也將面臨諸多看不見的“對手”。
在去年6月錢荒一周年之際,市場對于各金融機構搶錢心有余悸,而錢緊時正是包括P2P在內的民間金融需求最旺盛的時候,6月時值半年報結賬之期,各公司資金需求將陡增。許建文透露,5月已出現P2P貸款需求增加,“但投資跟不上導致了成交量上不去!” 馬俊也認為6月是傳統民間借貸的旺季,應該會比5月成交量好一些。
但這只是從P2P借貸需求端來估計,至于資金是否會更多流入P2P則受更多因素影響。
“這次遭遇損失得到教訓,其他幾家P2P投資到期后我會贖回,投入到銀行理財產品去,這樣至少能睡得著覺!”一位曾經在深圳旺旺貸跑路中損失了數十萬元的上海投資者對本報記者稱。P2P的倒閉潮正在嚇退更多的投資者,在錢海創投中損失的一位女性投資者則告訴本報記者,今后不會再投資P2P了。
除了跑路潮引發的資金撤回,對于P2P來說還有更多的強勁對手,6月IPO開閘之后,那些渴望打新股賺大錢的投資者,將會把資金轉向打新股當中去。同時一些做中小企業的人也需要將資金撤回作賬。但硬幣總有兩面性,銀行“三農”和“小微貸”剛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千億。原來高歌猛進、而今遭遇降溫的P2P,在這變幻莫測當中更加充滿懸念。而倒閉跑路不止,對投資者的信心打擊還將持續。
“幫我想想,看有什么辦法!”這是本報記者接觸投資者被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話。他們就像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不斷向記者請求,即使男性投資者此時也顯得那么孤單和無助。
但許建文堅信,P2P經歷各種小調整之后,依然會保持較高的增長,“因為P2P作為新興融資渠道,能真正解決很多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P2P業務天然有需求;同時P2P回報率相對較高,對老百姓相對有吸引力,P2P行業增速還是會持續,但不會爆發性增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