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網絡安全風險既不是憑空想象,更不是微不足道。
一項針對美國K-12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網絡安全狀態的研究揭示,2020年美國中小學網絡安全事件數量打破歷史記錄。
K-12網絡安全領導座談會上公布了這份題為《K-12網絡安全狀態:2020年度回顧》的研究報告。
該報告長達25頁,是K12安全信息交流(在全美總監Doug Levin的領導下)與K-12網絡安全資源中心共同的工作成果。
這項獨立研究主要關注支持美國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基礎設施。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一個招呼都不打就席卷全球,全世界的老師和學生都被迫放棄了教室現場教學方式,轉向遠程學習平臺。疫情仍在肆虐,盡管感謝了IT工作人員的“奮勇”努力,這份分析報告同時指出,“校區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種種響應,暴露出了K-12教育技術生態系統在恢復能力和安全上的巨大漏洞與嚴重不足?!?/p>
報告中寫道:“事實上,2020年公開披露的學校網絡安全事件數量突破歷史記錄。不僅如此,這些事件中很多都影響重大:造成學校關閉,納稅人數百萬美元流失,還有學生數據泄露直接引發身份盜竊和信用卡欺詐。
下面的K-12網絡安全事件地圖分類收錄了2020年公開披露的408起學校網絡安全事件。其中包括學生和教職員工數據泄露、勒索軟件爆發、網絡釣魚和社會工程攻擊、拒絕服務(DoS)攻擊等等。
圖1:K-12網絡安全事件地圖
K-12網絡安全事件發生率比上年增長了18%。最常見的網絡安全事件是數據泄露,其次是DoS和勒索軟件攻擊。很多數據泄露案例中,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敏感信息失竊。
“其他”類型的網絡安全事件包括網站篡改、未授權電子郵件賬戶訪問,以及遠程課堂入侵(也稱為“Zoom轟炸”(Zoombombing))。
圖2:K-12網絡安全事件類型:2020
夏天和秋天的網絡安全事件增長最多,可能是因為各個學校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維持正常開課。研究還指出,隨著學校教職員工變身遠程雇員,設備和賬戶權限也相應增加,造成攻擊界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廣闊。
報告稱:“校區應該重新審視自身緊急情況下保持運營連續性的應急預案,重點關注教學和校區運營中使用的IT系統。雖然沒人能預測下一場全球性疫情會不會叫停學校面對面教學,我們仍然能夠,也應該汲取此次疫情的重要經驗教訓,確保如果此類事件(或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校區能夠更好地應對?!?/p>
《K-12網絡安全狀態:2020年度回顧》報告:
https://k12cybersecure.com/year-in-review/
K12網絡事件地圖:
https://k12cybersecure.com/map/
來源:數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