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最大的燃油管道商Colonial Pipeline遭到勒索軟件攻擊,被迫關閉了長達5500英里(約8851公里)的運輸管道。此次攻擊事件導致美國部分地區出現燃油短缺情況,隨后美國17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從年初以來美國發生的太陽風供應鏈網絡攻擊、佛羅里達水處理工廠被攻擊,再到此次輸油管線勒索攻擊事件,無疑證明了:關鍵基礎設施成為網絡戰首選目標。
網絡戰成數字時代新“熱戰”
數字時代,網絡戰有七大特征,分別是戰場大、對手大、目標大、布局大、手法大、危害大、挑戰大。隨著能源、電力、水庫、保險、民航、鐵路等涉及國計民生的工業基礎設施數字化發展,其往往成為APT組織、網絡犯罪組織、網絡恐怖主義的首要攻擊目標。
近年,網絡安全形勢異常嚴峻,網絡戰時時都在發生。就我國而言,迄今為止360安全專家團隊已發現了針對我國實施攻擊的44個境外APT組織。其中,更有某國針對我國多個關鍵領域發起長達11年的網絡攻擊滲透。
360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周鴻祎曾多次指出,步入“數字化快車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風險遍布在數字時代的所有場景之中,網絡戰也趕超熱戰成為數字時代下最“熱”戰爭形式,已然威脅到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和社會穩定發展。
此時,亟需把安全作為關鍵基礎設施數字化發展的先決條件,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和體系建設。
構建數字安全能力體系抵御高級威脅
周鴻祎建議以整體思維,全面考慮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體系的防御、檢測、響應等威脅應對環節需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步運行網絡安全基礎設施來承載安全大數據、安全技術、工具,充分發揮安全戰略資源、人的作用,保證安全防護體系的彈性運行。
基于過去十余年實戰經驗以及230億安全研發投入,360打造了一套以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數字安全能力體系,可以為關鍵工業基礎設施提供潛伏類和突發類安全事件決策、響應、行動支撐,實現整體協同防御,抵御高級別攻擊。并通過安全專家的持續運營,以安全服務的形式對外輸出并賦能,保障各類業務安全,實現安全能力的不斷進化和成長。
目前這套體系已經在金融、工業、交通、應急等多個行業領域開展試點工作,也同時在重慶、天津、青島、鶴壁、蘇州等城市逐步落地,筑牢了數字化產業生態的安全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