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一位新注冊用戶在黑客論壇RaidForums上發布了一個包含2億條印尼國民個人信息的數據庫。發布人簡介,數據庫中包含身份證號碼,家庭卡號碼,全名,出生地等信息。
盡管印尼政府還沒有正式認領這批數據,但在隨機抽查了100萬條記錄后,他們覺得還有必要由通信及信息技術部進行更深入的調查,這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被公開數據的真實性。
通信及信息技術部認為,這批數據可能是在印尼醫療與社會保障局的監管下走失。后者負責管理全國的醫療保健服務。
著陸在RaidForums上的數據炸彈,引燃了一場“大火”。面對熊熊火勢,通信及信息技術部奮力開辟出一圈隔離帶,封鎖了通向RaidForums的訪問請求,借此阻止烈焰的蔓延。此外,由于bayfiles.com, mega.nz, anonfiles.com等網站也參與了泄露數據的散播,它們也被一并隔離。
不過,雖然通信及信息技術部有心“滅火”,但實際效果卻更像是在預熱一場打地鼠游戲:在黑客論壇和黑客常用的其他網站上,泄露數據的下載鏈接俯拾皆是,一方還未被封另一方便已登場。下載鏈接層出不窮,簡單的封鎖根本堵不住它們破殼而出的趨勢。
當“2億”“印尼”兩個關鍵詞一起出現的時候,有些往事又復出回看客的視線。時間撥回到2020年5月,地點依然是在RaidForums,有人說自己從印尼大選委員會處獲得了近2億印尼選舉人的個人信息,很快就會把它們分享出來。
當時,印尼大選委員會否認曾遭遇黑客攻擊,表示黑客所稱的這些數據是從公開信息中搜集的。
至于上周的數據泄露是不是能追溯到2020年的選舉信息泄露事件,目前還沒有定論。
上當受騙有門檻。比如你要騙本安50萬,我的銀行卡可吐不出那么多錢。因余額不足“錯失”上當機會的,除了本安,還有一位從河南趕到杭州投案的小伙。
最近,杭州余杭閑林派出所接待了一位慕名而來的男子。男子今年29歲,從河南許昌而來,途經900公里,直奔接警大廳。獨自坐了一陣后,他鼓起勇氣,抱著必入獄的決心告訴民警,自己有案底,是來自首的。民警隨即將他帶到了詢問室。
簡單詢問后,民警發現,對方既不知自己的案底是什么,也不知是在什么時候犯的案,三不知通知他有案底的民警是誰,只知道自己要來閑林投案。
經過系統查詢,閑林民警發現,該男子清清白白,并無任何犯罪記錄。這下,民警將懷疑轉移到了通知男子來投案的人身上。
男子稱,自己是在5月1號接到的電話。撥號方是他原籍地派出所的民警,查到他有涉及人口失蹤的案底,已由杭州市余杭區分局閑林派出所立案。給他打電話的“民警”說,必須配合自己才能銷案,配合方式是支付50萬元,否則只能自首。
錢沒有,命有一條。男子糾結幾天后,決定踏上千里投案之路。聽聞事情經過,余杭民警將男子從騙局中點醒,解釋這是一場典型的冒充公檢法實施詐騙的案例。
雖然萬幸男子因騙子要價過高而沒有上當,小安依然想提醒各位提高警惕,現在各類電信詐騙變化萬千,手段繁雜,有錢也不要被騙。
唆使人犯罪是錯誤的,過界慫恿不想買東西的人消費也不可取。近日,美國運通歐洲分公司因為執意向四百萬未訂閱營銷郵件的客戶發送推廣郵件,被英國政府信息專員辦公室(ICO)處以了9萬英鎊罰款。
ICO的入局調查始于美國運通客戶的投訴,這些客戶飽受郵件轟炸的困擾。對于所發郵件如何定性的問題,美國運通一直堅稱,他們向客戶發送的郵件,只是基于公司服務內容展開的簡單交流,并不涉及營銷信息。
但據ICO對美國運通在一段長達12個月的周期中所發郵件的調查,被美國運通歸為“服務”類別的5000萬封郵件里,大約有410萬封都是營銷郵件。在郵件中,公司向用戶手把手教學,告訴他們如何充分地利用美國運通卡,用美國運通卡消費有哪些折扣信息,怎么下載官方APP等等。
盡管美國運通因行為不當遭到罰款,但9萬英鎊買來的教訓可能并不容易讓這家有錢的公司記住。信息技術公司Netenrich的John Bambenek認為,這么少的罰金,并不能按下企業越界的剎車,只會讓他們把違規的邊界線越踢越遠。垃圾郵件之所以遍地生根,從源頭上看,還是因為管理它們的法律毫無效力。
來源:安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