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的高級技術經理表示,出于網絡安全改善效果考慮,將會采用人工智能(AI)、區塊鏈、云、邊緣計算和量子計算、物聯網(IoT)、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
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ISACA)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談到采用新興技術的動機時,73%的受訪者提到了預期成本節約。
ISACA發布的《脈動:新興技術2021》報告關注13種新興技術。約53%的受訪者使用云技術,其他類別的新興技術采用率遠遠落后于云技術。例如,22%的受訪者部署了人工智能,21%部署物聯網,20%部署機器人技術。
ISACA新興技術和創新高級主管Dustin Brewer表示,在一段時間內,成本節約會是高管們的首要考慮,尤其是在涉及股東的情況下。雖然他認為網絡安全在企業預算中所占比重會越來越大,但讓董事會相信將錢花在網絡安全上無比正確,卻要落實在安全團隊身上。
他說:“我們必須讓每位員工、網絡上的每個端點,都參與到網絡安全如何幫助企業省錢的話題中來。因為如果我們不用給往我們計算機上投放勒索軟件的實體支付400萬美元的贖金,那我們就省下了400萬美元。”
圖:公司實現新興技術的最大驅動力
ISACA的研究還發現,82%的受訪者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擔心自身現有基礎設施保護新興技術的能力。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ML)系統方面,46%的受訪者對自家企業評估這些系統安全的能力只是稍有自信,28%對此能力非常有信心,26%根本不相信自家企業能夠評估這些系統的安全。被問及量子計算相關的安全顧慮時,68%的受訪者稱量子計算可能會在未來五到七年間打破加密標準。
對于采用新興技術,受訪者釋放的信息略復雜:雖然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新興技術可以改善網絡安全,自己將會采用這些技術;但44%的受訪者也表示,網絡安全風險是阻礙自己部署新技術的考量因素之一。此外,72%的受訪者擔憂新興技術的采納成本會太高。
Brewer表示,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歸結于安全專業人士需要說服董事會更多地關注網絡安全。但他指出,除了量子計算,這份研究報告中涵蓋的其他所有技術,都是經典計算技術,都建立在1970年代以來計算機行業一直沿用的那些系統上。
“互聯網面世的時候就缺乏安全考量,就是為了通信和數據共享用的。我們每次造個什么新東西,都是在不安全的基礎設施上打造的。盡管我們在編制HTTPS之類的新協議,但你每次插入一個新系統,你的網絡就變大一點,然后你又得去保護這個新系統。所以,一旦引入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那就是增加更多的復雜性和網絡風險。”
IDC網絡安全產品研究實踐規劃副總裁Frank Dickson指出,新設備是否會導致網絡漏洞僅僅取決于此技術和公司的環境。某些環境中,新興技術可以替代加載了脆弱老舊操作系統的設備。現在的新興技術更加重視設備的網絡完整性。相反,某些技術可能為了獲取市場先發優勢而跳過一些步驟,不慢工打磨安全。
Dickson稱:“實事求是地講,無論我們擔憂與否,新興技術都會出現。現在大約50%的IT支出都是業務線買家以數字化轉型的名義花出去的。是上車還是被火車碾過,數字轉型毫不在意。不過,新興技術總會出現。”
ISACA《脈動:新興技術2021》:(戳閱讀原文直接查看)
https://www.isaca.org/go/emerging-tech-2021
來源:數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