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在功能、靈活性、可操作性和易用性等方面與Windows有所不同。對于企業用戶而言,選擇Linux系統通常由于以下幾個理由:Linux功能強大、可靠、開源,并且可全面定制。不過這些特點也使得Linux系統在補丁流程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有別于Windows等其他操作系統,甚至不同版本的Linux系統之間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企業想要對所應用的各種Linux系統及時進行補丁升級和系統更新并非易事。
Linux補丁管理面臨的挑戰
補丁是一種額外的軟件代碼組件,可以部署到已安裝的程序中,以達到特定的軟件修補目的。其目的可以是提高系統的安全性、整體性能,也可以是為一款預安裝的程序或軟件添加新功能。補丁管理就是指獲取和檢查應用軟件系統更新,并將其部署到公司IT基礎架構的流程。
與任何其他操作系統一樣,Linux系統同樣需要定期更新,以確保它沒有漏洞、沒有錯誤,并使用最新的可用功能。在Linux系統中進行成功、高效的補丁管理,通常會面臨以下挑戰:
第一,如何將補丁或更新與合適的存儲庫(repository)準確匹配。存儲庫代表Linux系統的存儲位置,需要與相應軟件應用對應起來?;ヂ摼W上有上萬個Linux存儲庫,試圖手動檢索和部署補丁會極大地浪費時間,如果企業的IT生態系統中有數百個設備在運行不同的Linux版本或發行版,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第二,IT資產和軟件應用的清點。成功管理補丁的第一步是清點資產和軟件。如果企業壓根不知道什么需要打補丁,部署補丁也就無從談起。
第三,部署前后的測試和故障排查。無論目標操作系統是什么,補丁(尤其是含有安全修復版的補?。┍仨氃诓渴鹎昂蠹右詼y試。為了確保安全,第三方開發者發布的大多數修復版在發布前需要經過反復審核。Linux系統補丁管理與Windows或macOS不同,打補丁后回滾Linux系統可能很難。一定要提前創建回滾流程,以便在升級失敗時將系統恢復到以前的版本。
Linux補丁最佳實踐和策略
目前,行業中已有很多成功實現Linux補丁管理的最佳實踐經驗,包括合理安排補丁時間表、確定優先級、定期更新和從可靠來源接收補丁等。要切實運用這些實踐,最簡單的方法是建立一套科學補丁管理的標準程序。以下總結了幾種主要的補丁方法:
設置補丁重要等級
應該立即打上保障應用安全性的補丁,而其他類型的補丁可以更充分的檢查。與其他軟件一樣,一般的軟件和系統更新可能存在錯誤及其他問題。建議先在虛擬環境中驗證補丁的可用性,然后再將補丁實際部署到企業的基礎架構中。
充分測試
測試是補丁管理流程中的關鍵步驟。無論目標操作系統是什么,在部署前后都必須檢查補丁,特別是那些含有安全更改的補丁。第三方開發者提供的大多數補丁在公開發布之前都經過了審查和驗證,以確保安全。然而,在實際部署前,IT管理員和安全運營中心(SOC)團隊仍然需要對它們進行測試。部署前測試過程的內核評估階段至關重要。一條總的原則是,避免更改內核,或者更準確地說,避免因未使用的驅動程序、程序或熱修復補丁而更改內核。
為資產列清單
要跟蹤系統的配置并了解所使用的硬件、軟件和操作系統版本,建議為資產列一份清單,以便更好地了解情況,并在出現問題時快速縮短響應時間。自動化補丁管理將幫助企業獲取有關資產的重要信息,有助于企業更深入地了解整個生態系統。
根據風險設定優先級
在補丁管理流程中,設置優先級和確定補丁的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步驟。確定必須打補丁的軟件,并制定計劃以啟用審計程序極其重要。
Linux修補自動化
一項最重要的最佳實踐是Linux的補丁管理流程實現自動化。正如前面所說,由于互聯網上有大量的存儲庫,在IT系統中試圖手動給Linux機器打補丁可能困難重重。使用自動補丁管理軟件,組織可以更大程度避免被攻擊者干擾系統。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