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透明的玻璃上c-国产精品国产一级A片精品免费-国产精品视频网-成人黄网站18秘 免费看|www.tcsft.com

信通院發布《新通話安全技術研究報告 (2024年)》

隨著電信網網絡算力與運力的不斷增強,電信業務創新基礎不斷夯實,電信業務向智能、交互、個性化發展的趨勢日漸清晰。新通話作為傳統通話業務的創新載體,將媒體、數據交互和應用程序功能無縫集成進音視頻通話中,提供了趣味化、智能化、多樣化的新型實時通信服務,成為運營商轉型升級和賦能行業提質增效的重要著力點。前期,我國運營商、終端、芯片等企業與標準化、行業組織開展了各項關鍵技術攻關及標準化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近年,新通話產業進程快速推進、業務模式持續拓新、行業融合不斷深化,新技術發展下業務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是新通話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要素。

為了助力產業鏈各方認識新業務安全風險,構建更加完備高效的業務安全能力體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研究編制了《新通話安全技術研究報告(2024年)》,并于近日發布。

報告對新通話業務安全風險的發展態勢和關鍵技術進行了系統分析,重點聚焦商用業務的網絡側安全、終端側安全、以及應用服務安全,分析介紹了潛在的安全風險,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手段、安全防護策略,并給出了業務安全發展策略建議。

報告核心觀點

1. 以標準化手段主動強化業務內生安全風險管控。新通話業務和傳統業務相比,最主要的安全差異在于:傳統業務全程全網均部署在運營商網絡之中,而新通話基于互聯網思維,將不斷引入新能力。在此過程中,需要在新能力、新形態設計、開發、部署及維護中投入更大的精力,主動提升業務內生安全風險的識別與管控水平。針對新通話快速迭代的能力提升方式,需要建立更為系統的內生安全風險管控體系。

2. 將動態業務衍生安全風險識別融入日常業務運營。新通話業務和語音、短信業務一樣,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傳播非法信息、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等損害群眾合法權益的風險。新通話業務使用對象、通信內容、業務類型的多樣性,使得業務的衍生安全風險更具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因此,新通話業務衍生安全風險是一個相對長期、甚至可以認為是伴隨業務全生命周期的一項長期工作。針對新通話的衍生安全風險,需要在業務運營中引入風險識別與響應能力,及時發現漏洞、警示用戶并采取應急手段予以解決。

3. 向互聯網業務學習快速迭代業務的風險管控措施。為了豐富應用形態,有必要為新通話業務設計更為開放包容的安全管控措施,在業務應用中,促進電信業務學習、吸收新業務形態,不斷滿足群眾對通信能力的新需求。在商業運營期間,新通話業務應內置用戶各類風險舉報入口,不斷提升業務衍生安全風險的發現、識別及管控能力,形成業務風險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

報告目錄

一、新通話業務發展態勢

(一) 新通話商用業務場景

(二) 新通話網絡架構和工作流程

(三) 新通話產業發展情況

二、新通話安全風險及防護策略

(一) 網絡側安全

(二) 小程序安全

(三) 終端側安全

(四) 數據安全

(五) 互通安全

三、新通話未來業務安全

(一) 防詐騙安全

(二) 能力開放安全

(三) AI治理安全

四、新通話業務安全發展策略建議

(一) 以標準化手段主動強化業務內生安全風險管控

(二) 將動態業務衍生安全風險識別融入日常業務運營

(三) 向互聯網業務學習快速迭代業務的風險管控措施

版權聲明:本報告版權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護。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報告文字或者觀點的,應注明“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違反上述聲明者,本院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撰寫團隊聯系方式:

中國信通院

技術與標準研究所

吳欣澤

18810912850

wuxinze@caict.ac.cn

下載報告:http://www.caict.ac.cn/kxyj/qwfb/ztbg/202411/P020241107472872185253.pdf

聲明:本文來自中國信通院CAICT,稿件和圖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所涉觀點不代表東方安全立場,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rhliu@skdlabs.com,我們將及時按原作者或權利人的意愿予以更正。

上一篇:美國知名軍工芯片廠商因勒索攻擊損失超1.5億元

下一篇:APNIC首席科學家:IPv6已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