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政府實驗室連曝炭疽桿菌、天花病毒和H5N1禽流感病毒事故后,一些科學家呼吁限制實驗室制造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等危險病原體。他們擔心,一旦這些病原體泄漏,這可能會引發難以控制的全球疫情。
一個名為“劍橋工作組”的科學家組織發表聲明說,美國最頂尖實驗室最近曝光的安全漏洞提醒人們,即使是最安全的實驗室也“容易出錯”。與管制病原體有關的類似事故正日益增多,在美國學術界和政府實驗室中平均一周會發生兩次。這種事故令人擔憂,但制造具有潛在流行性的病原體是更嚴重的新問題。
該聲明說,在實驗室制造具有高度傳播能力的危險新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顯著增加了事故性感染的風險,可能引發“難以控制或不可控制的全球疫情”。從歷史看,一旦一種新型流感進入人群,就有能力在兩年內感染全球四分之一甚至更多人口。
該科學家小組呼吁,對制造具有潛在流行性的病原體實驗進行控制,直到有了“量化、客觀和可信的評估”證實其預期益處大于風險。
這份聲明在哈佛大學起草,目前已有哈佛大學教授馬克·利普西奇、美國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的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德·羅伯茨等18名科學家簽名。
過去幾個月,美國政府實驗室發生三起安全事故,一起是由于炭疽桿菌未妥善滅活,數十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活體炭疽桿菌;第二起是一個實驗室準備搬家時,在儲藏室發現遺忘了60年的天花病毒;第三起是一種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中混入了高致病性H5N1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