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時代,我們不僅要解決消費者的安全問題,還要解決企業的安全問題。集中精力把安全這件事,做得更深、更透,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我們擅長的安全做到極致。
互聯網已經走入一個十字路口,而向上還是向下最終決定權在于能否把控安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產生的數據將是空前的,能否保證用戶數據的安全將是關鍵點。
在大數據時代來臨之時,互聯網企業應摒棄門戶之見,共同制定一個信息安全原則。他提出:第一,用戶的信息是用戶的個人資產,所有權屬于用戶;二是平等交換的原則,也就是用戶有選擇和拒絕兩個權利;第三,安全處理原則,互聯網安全不只是殺毒軟件的事兒,而是所有互聯網公司的事兒。
互聯網已經走到十字路口,是向上還是向下最終決定權在于能否把控安全。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產生的數據將是空前的,能否保證用戶數據的安全將是關鍵點。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想要摒棄不斷投資并購新業務的“雜念”,專心去啃移動安全這塊新的“大骨頭”
周鴻祎 從紅衣斗士到平民英雄
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在今年踏入44歲生日之前,給公司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周鴻祎坦承與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相比,無論是在收入上還是市值上,360與它們都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因此,要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領域謀求發展,360需要踏踏實實地聚焦在安全領域,將安全做到極致。周鴻祎說這是他和360反思與改變的一年。
周鴻祎曾供職于方正集團,后歷任3721公司創始人、雅虎中國總裁等職務。周鴻袆帶領奇虎360公司于2011年3月30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NYSE:QIHU)。一路走來,周鴻祎帶領360以免費的商業模式擊敗瑞星、金山等傳統殺毒軟件廠商,一統安全軟件市場。其后,因為市場競爭和推出360搜索,360相繼與騰訊、百度產生商業糾紛。給外界感覺是,360是不懼任何對手,目標是挑戰所有互聯網巨頭。
今年初周鴻祎閉關了三個月,五月份閉關結束后的內部郵件中,他開始反思360的企業定位,不再將目標定位成BAT那樣的互聯網巨頭,而是要踏踏實實地聚焦在安全領域,將安全做到極致。
周鴻祎的“鯊魚獅子論”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干任何事,都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是不是自己的基因。如果我是海里的一條鯊魚,那我就應該把這個鯊魚做得最好,不一定非要羨慕陸地上的獅子。如果鯊魚非要到陸地上跟獅子拼一下,那鯊魚肯定就要完蛋。”
移動安全 360開啟新征程
閉關三個月出來的周鴻祎,變得更加冷靜,他開始做減法,這幾乎可以說和之前與BAT“大打出手”大相徑庭。周鴻祎為什么改變?在BAT都在紛紛擴張收購的背景下,360的路該怎么走?周鴻祎近日的一封內部郵件似乎可以看出他的心思:“集中精力把安全這件事,做得更深、更透,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我們擅長的安全做到極致。在大數據時代,我們不僅要解決消費者的安全問題,還要解決企業的安全問題”。
在轉型為聚焦安全之后,360要做的是如何找到真正基于“安全”的入口,比如做搜索,360就希望以“干凈、安全、可信任的搜索引擎”作為切入口。根據CNZZ最新數據,360搜索6月份仍然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使用率和占有率平均突破27%,6月底更是達到28.08%。360搜索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穩步增長的態勢來看,年底預計達到35%。
而360手機助手,則也是向著“最安全的內容分發市場”發展。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手機應用商店用戶滿意度調查中,360手機助手滿意度最高,獲得用戶較高認可,其次是安智市場。安卓市場、百度手機助手和91助手分別排在三至五位。截止到今年四月,360手機助手用戶量已經超過4億,累計下載應用數量超過320億次,占行業內總下載量的40%。
最為重要的,據360內部人士透露,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安全也將成為360安全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移動安全既包括用戶信息、交易支付等個人層面的安全,更包括企業的安全問題。“因為包括企業的機密,包括企業的一些員工之間的溝通、分享、交流的信息,這些信息不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安全的問題,所以這部分我們也會有一個非常專項的活動做這個事情。”360表示。
無疑,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周鴻祎想要摒棄不斷投資并購新業務的“雜念”,專心去啃移動安全這塊新的“大骨頭”。
“互聯網的走向迎來拐點 信息安全將決定走向”
在周鴻祎看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安全問題足夠嚴峻。他表示,互聯網已經走入一個十字路口,而向上還是向下最終決定權在于能否把控安全。在他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產生的數據將是空前的,能否保證用戶數據的安全將是關鍵點。
在周鴻祎看來,在大數據時代,有兩個事情無法避免:首先,現在用戶產生的數據都會存在云端,都會存在各個廠商的服務器上。第二,數據采集能力更強大,采集范圍更廣闊。目前,中國已經有10億互聯網用戶,但是將來連接互聯網的設備不只是10億臺,因為每個人可能同時有多種智能設備聯網,可能50億臺,可能是100億臺,這么多設備產生的數據會讓一個人變得越來越透明。
然而,最近互聯網行業卻出現了很多安全事故,例如曝出SSL心臟流血漏洞,還有電商公司存儲了用戶信用卡里不該存儲的信息等。但在周鴻祎看來,在未來兩三年里,這個情況會變得特別嚴重。
“你會發現安全問題已經不是說在你的電腦、手機上殺病毒。例如,汽車現在正向智能化發展,但任何軟件都有漏洞,軟件功能越多,就越復雜;軟件越復雜,出現漏洞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黑客發現了漏洞,攻破這個軟件,黑客就有可能通過遠程云數據交換,從云端控制這個汽車。這就不是一個電腦重新格式化的問題,而是生命安全的問題。”周鴻祎說到。
因此,周鴻祎認為在大數據時代來臨之時,互聯網企業應摒棄門戶之見,共同制定一個信息安全原則。為此他提出:第一,用戶的信息是用戶的個人資產,所有權屬于用戶;二是平等交換的原則,也就是用戶有選擇和拒絕兩個權利;第三,安全處理原則,互聯網安全不只是殺毒軟件的事兒,而是所有互聯網公司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