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沒有信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事實上,為保護信息安全,多國都出臺了相應法律法規,中國更需加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安全。
據了解,2011年,近3萬名韓國蘋果手機用戶起訴蘋果公司未經同意擅自收集用戶位置信息,幾個月后一名用戶勝訴。不僅如此,韓國還向蘋果公司開出了罰單。
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也建議,可要求黨、政、軍以及重要關鍵崗位的人員不得使用蘋果手機,而使用經國內安全部門安全加固過的手機。
方興東解釋說,從國家安全角度,政府部門應讓蘋果公司給予充分的說明和解釋,促使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進行評估,并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政府的重視才能根本改變蘋果公司輕描淡寫的回避政策,真正為‘沉默的大多數’利益著想。”此外,中國手機操作系統的國產化進程應該提上日程,有步驟、有策略地開始實施。
“漏洞的發現永無止境,黑客的偷襲攻擊也源源不斷。相比從技術上進行防御和發現,更需從法律法規上加強監管預防。”徐云峰說,這類問題技術無法完全解決,只有靠法律、管理和倫理,安全評估和網絡安全審查制度是基礎,法律認定方面也需要有資質的權威第三方進行評估和審定。
凡是上網的信息沒有絕對的安全,每一條留下的信息都可能成為黑客攻擊的線索。烏云聯合創始人孟卓也認為,對用戶而言,秘密留在心底才是最好的保護,一些很隱秘的信息建議不要聯網。
就此次發現的蘋果“后門”,專家建議,iphone用戶不要將手機連接到不安全的電腦。此外,有關部門和iphone用戶應共同敦促蘋果公司盡快關閉這一功能,降低隱私被泄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