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網購者在退款過程中由于不注意對私人信息進行保密,導致遭受詐騙。網絡安全技術人員提醒注意防范。
“要不是他清楚知道我買的什么東西,花了多少錢,鬼才相信他是客服!不然就不會被騙了!”今年5月,天津的王先生因輕信假客服電話,誤入退款騙局,在騙子發來的釣魚網站上提交了身份證號、網銀等敏感信息,最終銀行卡被盜刷3000元。
像王先生這樣遭受電信詐騙的案例不在少數。360互聯網安全中心技術人員劉福軍對記者介紹說,退款欺詐通常分為兩個步驟,一是先獲取交易信息,二是利用交易信息獲取受害人信任,進一步實施退款釣魚。
據分析,在一般情況下,騙子會假冒客服或店主,聲稱要幫助消費者辦理退款,再誘騙其登陸釣魚頁面,竊取其支付寶、網銀等賬號及密碼。
劉福軍表示,整個網購過程中涉及個人隱私信息的環節很多,賣家、買家及快遞公司,都可能成為信息泄露的渠道。
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防范個人信息泄露,一是至少要設定兩套密碼,把涉及錢財的賬戶名、密碼和一般網絡賬戶名、密碼分開,以降低被盜號風險;二是在填寫快遞信息時要慎用真實姓名等私人信息,以免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