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京大力查處利用“偽基站”侵入公共通信系統的違法行為。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20日通報稱,該院今年已受理“偽基站”相關案件共計22件26人,其中以涉嫌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批準逮捕11件13人。手機普及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不法分子利用手機開展違法犯罪活動創造了客觀條件。近年來,一種名為“偽基站”的強發垃圾短信和詐騙短信的攻擊方 式泛濫,每年通過其發送的各類不法短信近千億條,嚴重干擾了民眾的日常生活,也對通信運營商的網絡質量和安全,甚至是社會穩定都造成了不利影響。
據朝陽檢方介紹,目前,“偽基站”已經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其設備低廉,僅需主機、電腦和信號發射器就能組裝成一套偽基站設備,占用通信運營商使用的通信頻率和網絡代碼,向不特定用戶手機發送大量推銷或是詐騙短信,以此獲取暴利。
檢方分析稱,犯罪嫌疑人通常將“偽基站”設備放置在汽車內,駕車在路上緩慢行駛,或將車停在人群密集的場所周邊,從事短信詐騙、廣告推銷等違法犯罪活動,這一行為嚴重影響了公共通信秩序,侵害民眾的合法權益,甚至還會威脅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檢方表示,“偽基站”可冒充銀行、通信運營商等公共服務號碼甚至公檢法等司法機關發送詐騙短信,欺騙性極強;其設備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方便流動作案,隱蔽性很強;其發送的短信內容不受控制,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而滋生其他犯罪。
今年以來,朝陽檢方共受理“偽基站”相關案件22件26人,其中以涉嫌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批準逮捕11件13人。目前,該院正在審查起訴案件7件8人,已提起公訴案件3件6人。
檢方提出,“偽基站”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犯罪成本低、設備購買渠道多、市場監管不到位等。對此,檢方建議,加強源頭管理,關停相關銷售“偽基站”的網店;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偽基站”加大處罰力度;加快對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力度,完善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措施;通信監管、工商管理部門及司法機關要加強聯動,監管查處“偽基站”生產、銷售、使用等各環節,從“根”上鏟除“偽基站”的黑色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