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需加強保護—— 莫讓不該披露的信息滿天飛
今年4月,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開通試運行。目前,全市包括行政機關、司法部門以及公用事業單位在內的59家單位向平臺提供數據,歸集信息事項1256個,可供查詢的數據2.2億多條。信息應用,是把雙刃劍。如何防控濫用公民個人信息,不讓不該披露的信息滿天飛?“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如何保護?
龐大平臺需“保密協議”
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將逐步消除“信息孤島”,構建信息共享機制。伴隨數據日積月累,這個平臺的威力不可小視。它有威力不僅在于匯集了龐大數據,更在于,對個人信用信息的掌握幾乎“無微不至”。
比如說,一個人到去上海圖書館借過幾本書,是不是申請過保障房,信用卡消費是否每月按時還錢,甚至水電煤氣賬單是否從不拖欠付費……從這個平臺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左鄰右舍、熟人朋友的征信狀況到底怎么樣,假如個人很好奇,想到平臺上去查查人家的事,結果呢——沒門兒!
“目前,市民個人可向平臺發出查詢本人信用信息申請。但個人不能通過平臺查詢他人信用信息。個人如有正當理由需查詢他人信息,可通過有資質的社會組織完成查詢申請。”全國人大代表、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說,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不但要負責“信息收集”,也要負責“信息安全”。平臺外的人無法隨意查閱他人信用信息,那么,掌握大量平臺信用信息的工作人員呢,如何保證他們對手中的“大數據”守口如瓶?
“平臺從業人員會頻繁接觸大量涉及到個人隱私的信息,他們的服務質量、職業操守關系到整個社會對政府信用平臺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平臺工作人員招聘有沒有特別的要求?上崗后是否專門培訓?”市人大代表康青對此非常關注。事實上,“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使用管理辦法”已對平臺工作人員提出兩項要求——不得以不正當的手段來利用公共信用信息;不得違規披露使用公共信用信息。同時,平臺還建立了17項業務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特別是“公共信息歸集查詢日志”要求長期保存。“更要緊的是,平臺工作人員均須簽署保密協議,不得違規披露信息。”市經信委主任李耀新說,這一系列制度安排就是為了保障平臺信息收集的“開放性”、信息使用的“安全性”。
濫用個人信息要受罰
孩子還沒出生,奶粉、童裝、早教……一系列跟孩子有關的生意已經快要打爆了“準媽媽”的電話;人坐在家里,信用卡就在身邊,可是,千里之外卻有人正用“你的卡”瀟灑一揮,甚至別人坐在電腦前敲敲鍵盤,你卡里的錢也能不翼而飛。
“大部分人都有過個人信息流失的經歷,生活秩序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市人大僑民宗委主任委員張麗麗說,非常期待“頂層設計”能夠切實防止濫用、盜用和沒有法律依據地使用個人信息。事實上,市人大財經委對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專項監督的問卷調查也顯示,63%的企業和個人對信息安全表示擔憂。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大多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管理。僅2012年,本市公安部門就受理、協辦各類涉網違法犯罪案件3268起,同比增長42%;破案2635起,同比增長150.7%;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5661名,同比增長169.7%,打擊震懾了網上違法犯罪活動。市通信管理局也在同年關閉了387個網站。
目前,國家已出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但這些法律法規較為分散,并有許多空白點,這不利于預防、懲治網絡犯罪,凈化網絡環境。”市人大代表尹邦奇說,目前地方立法亟需統一規定網絡活動監管和網絡信息安全保護。
來自市經信委的信息顯示,制定《上海市信息化條例(草案)》已列入市人大常委會5年立法規劃。上海地方立法將為加強網絡活動監管、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嘗試制度規范——其中特別擬對信息安全管理責任制、等級保護、安全測評、電子認證、應急管理、調查處理、安全檢查等管理制度強化規范。
失信懲戒講究過罰相當
今年4月,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開通試運行。在日常生活中,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數據所能覆蓋失信行為信息也將日益擴展,信用獎懲制度便也在醞釀萌芽當中。今年以來,備受關注的地鐵逃票行為已納入市信用信息平臺,逃票人數由此大幅減少。此外,在銀行貸款、人才就業、公務員招錄和評優、圖書館讀者管理,以及居住證積分管理中,與個人信用報告相關的獎懲制度也在試行中。今年,市公務員局率先在公務員評優中使用個人信用記錄,擬于明年開始在公務員考試錄用環節使用個人信息報告。
今后,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發展趨勢是——日益消除了部門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構建起信息共享機制。因為部門之間可以信息共享,雖然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不會隨意曝光個人的不誠信,卻能讓不誠信者因為“數據共享”受到懲罰。可以預見的是,一個信用信息記錄欠佳的人,就業、貸款,少不了因為“失信”作繭自縛。事實上,誠信申城的目標就在于:讓守信者暢通無阻,讓失信者寸步難行。保護個人信用信息安全,懲戒無信失信行為,并行不悖——實現這個目標,就不但需要有技術,更需要有章法、有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