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在我國成為互聯網大國的今天,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已成為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在日前舉辦的2014中國互聯網大會上,信息安全成為大會的第一主題詞,也是出現在政府主管部門人士演講中的第一高頻詞。
“要把增強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健全完善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為目標,堅持與時俱進、統籌考慮、綜合施策、大力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積極推動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加強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體系化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會上表示。
進入互聯網大國時代
“歷經20的發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32億,中國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發展成為互聯網大國。”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光纖接入用戶達到5393萬戶,互聯網網民達到6.32億,其中手機網民達到5.27億,網站總數突破350萬個,中國已成為全球互聯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鄔賀銓回顧說,1994年,中國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成功連接,由此中國互聯網步入互聯網新時代的大門。在技術應用創新的驅動下,互聯網以開放、融合的態勢滲透到各個領域,更深層次地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互聯網新經濟也成為引領消費、擴大內需、提振經濟的新引擎。
鄔賀銓認為,當前,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正處于難得的歷史機遇期,4G寬帶不斷發展,移動互聯網應用日益活躍,云計算應用不斷普及,互聯網基礎平臺作用凸顯,大數據應用創新日漸活躍,不斷服務于網民的新生活。
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在苗圩看來,當前,全球互聯網正在掀起新一輪創新和變革的浪潮,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信息通信業垂直整合和跨界融合的趨勢更加明顯,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推動了生產方式、發展模式的深刻變化。與此同時,網絡與信息安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復雜性、危害性進一步顯現,已經成為事關國家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和國防安全的重大問題,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
苗圩進一步指出,要把增強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針對日益嚴峻的網絡與信息安全形勢,要以健全完善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為目標,積極地推動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嚴格落實企業網絡與信息安全的責任,強化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管和環境的綜合治理,加快提升支撐保障能力。
“互聯網安全是企業創新的前提,也是互聯網公司的生命線。目前我國是受網絡攻擊最多的國家之一,多數核心技術仍然依賴海外,在網絡安全上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未來應當著力發展本國核心技術和操作系統。”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專職副主任任賢良認為,缺乏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互聯網核心技術也讓網絡安全形勢更為嚴峻。我國政府部門、重要行業的服務器和存儲設備、操作系統以及數據庫主要是國外的專利,網絡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針對我國互聯網站的篡改、后門攻擊事件數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政府網站已成為重要的被攻擊目標。大多數網絡安全威脅都是由網絡信息系統,特別是應用系統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誘發的。
網絡安全問題不但受到監管部門的重視,同時也是互聯網廠商最關心的話題。奇虎360總裁齊向東表示,以手機操作系統為例,隨著不同廠商對安卓系統的修改,對本已脆弱的安全體系可謂雪上加霜。上半年奇虎對國內近10家主流手機廠商的全部手機型號進行了一次測試,發現這些手機100%存在安全漏洞。
“我們所處的互聯網時代并不安全,用戶的網絡行為以及個人信息都面臨著很高的安全風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執行主任李曉東也認為,當前的互聯網仍須打牢安全的根基,目前我國對域名系統安全的認識仍然不夠,完善域名系統安全聯動機制,特別是快速響應和處理機制迫在眉睫。
安全建設刻不容緩
網絡信息安全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視,未來,在政策和監管層面將有哪些變化?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作為互聯網行業管理部門,我們要緊緊圍繞建設網絡強國目標,堅持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加強與中央網信辦等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創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實推進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苗圩表示。
苗圩闡述說,一是要著力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三是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入融合。四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互聯網的行業管理。五是把增強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尚冰也表示,要努力營造安全發展的大環境。從整體發展階段來看,我國互聯網已經進入“建網絡、促應用”與“保安全”并重的發展階段。具體來說,基礎設施安全是根本保障,數據和內容安全是基本要求,提升保障能力是核心環節,增強安全意識是重要手段。
“要將安全作為互聯網發展的有力保障。掌握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互聯網核心技術,是切實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關鍵。在核心技術領域,需要我們從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拿出自己的拳頭產品。另一方面,網絡和信息安全也涉及到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安全,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尚冰說。
“要將責任作為互聯網發展的內在要求。”任賢良認為,政府主管部門應當發揮引領作用,建設好、管理好,利用好互聯網;互聯網企業應當發揮主體作用,在價值觀層面為中國互聯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行業組織應該發揮紐帶和推動作用,開展有特色、有影響的行業自律活動;廣大網民應當積極參與網絡治理,要做到文明上網、理性表達、堅守底線、積極傳播正能量。
此外,要將法治作為互聯網治理的堅實根基。針對我國的互聯網立法存在及時性不夠、系統性不強、法律位階較低等問題,任賢良指出,要結合網絡空間的全球化、虛擬化、動態化等特征,以及互聯網發展的最新態勢,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互聯網法律體系,及時開展相關立法或法律修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