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廉的3D打印技術在帶來技術革命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其中一個非常可怕的后果是心懷不軌的人,無需再踏進五金商店了。
開鎖技術牛人Jos Weyers和Christian Holler則走的更遠,他們可以3D打印出一把塑料或是金屬條,然后在幾秒中之內用它來打開高級安全鎖,甚至不用見到原鎖鑰匙。這種技術就是傳奇中的“撞匙”開鎖技術,用一把錘子在鑰匙的頭部技巧性的一敲,就可以開開成百萬乃至上千萬計的鎖。
Weyers和Holler此開發了一個軟件,只要有鎖孔的圖紙,就可以用這個軟件打印出來相應的撞匙。即使你沒有3D打印機,也可以到網上找到3D打印服務,然后對方會把打印出來的鑰匙寄過來。
因此,以前認為的無法“撞”開的鎖,只要使用這個軟件再加上鎖孔圖片和鎖孔深度,一切就搞定了。用Weyers的話來說:“制作一把撞匙簡單之極,讓我看見鑰匙孔就行,剩下的讓APP來搞定。”
撞匙技術并不是新興的開鎖技術。傳統的技術是把鑰匙模銼成與鎖芯中的彈子相適應的形狀,即鑰匙上面的齒。而撞匙則是用木槌或鐵錘撞擊鑰匙,就像打臺球,把彈子彈上去。再加上一點鈕力,從而把鎖打開。見下面的動畫:
1
但是,要想利用撞匙技術來破解使用制作復雜的高度安全鎖并不容易。許多制鎖商在注冊產品和申請專利時都會非常謹慎,以防鎖的設計泄露給不被信任的圈外人。但由于3D打印技術的出現,這種謹慎的安全性就會大大降低,而且一些高度復雜的甚至一般的配鑰匙機器都無法配制的鑰匙,在3D打印機面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僅僅有一張鎖孔的圖紙還不夠,還需要鎖內彈子的位置信息。但這種信息可以輕易地通過配鑰匙的軟件獲取,或是把任何一個薄薄的小條插入鎖孔,感覺彈子和鎖芯的深度和位置。
把這些信息輸入軟件,一個鑰匙的3D打印模就出來了。甚至無需了解鎖的品牌和類型。
Weyers與Holler并不想把這種技術透露給盜賊或是間諜,他們只想把撞匙技術結合3D打印而造成的可怕后果告知制鎖商,畢竟許多鎖商還把安全的賭注押在鑰匙的形狀上,但3D打印的出現讓這種安全成為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