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的手機幾經“折騰”,依然拗不過技術的更迭。年輕人的追逐促成了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然而功能的“無以復加”,轉身卻出人意料地吸引眼球。拍照、錄音、即時通訊和定位,讓人們無從防備,稍有疏忽,便將自己的隱私暴露無疑。
崔佳是名普通的服務員,白天的高頻勞作,到了晚上神經緊張,睡眠質量不高,但睡前把玩的手機卻是“質量”不俗。手機中的微信、qq從早掛到晚,朋友的在線溝通,讓她感到不再寂寞。半年來,她的手機通話內容頻繁被轉,甚至自己都不記得說過的話。不僅如此,就連自己的住址、手機號碼、身份信息都詳盡紕漏于網絡。騷擾電話、推銷電話接踵而至,不勝其煩。閑暇時,崔佳看著悄無聲息的手機發呆,糾結于溝通還是沉默。
我市一家大型手機賣場的經理神秘地告訴記者:“如今,手機‘泄密’事件層出不窮,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把安全放在購買的條件之一了,不僅如此,手機軟件也推出了安全保護功能,但是信息泄漏還是無法阻止……”
該經理的欲言又止,讓聽者自己琢磨。附加功能的增多,怎能不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或團體利用,從中漁利。當智能手機帶給人們豐富多彩的功能時,信息安全也早已拋諸腦后。每當有“新聞”提醒時,人們才驚覺怎么“泄漏”了。手握“現代科技”,不免提醒我們,是“利器”還是“禍根”,全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