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韓國有關當局以偵查為名調閱免費應用軟件(APP)通信記錄的情況急劇增加。有意見認為這是由于韓國總統樸槿惠不滿網上批評政府的言論,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擔憂當局會監視、壓制國民及限制言論自由。
共同社10月12日報道稱,因未解散要求追查“歲月”號客輪沉沒真相的示威活動而一度被拘留的大學生龍慧仁(24歲)一直使用在韓國擁有2600多萬用戶的通信APP“Kakao Talk”,其與朋友間的聊天記錄遭到了韓國當局的調閱。對此,龍慧仁憤怒地表示:“有必要掌握與集會無關人員的情況嗎?”
Kakao Talk的運營商“Daum Kakao”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韓國有關當局試圖根據《通信秘密保護法》等調閱以往聊天記錄的情況共有2676次,其中上半年983次,下半年1693次。但今年僅上半年就有2131次。
此外,韓國當局去年根據《國家保安法》等要求提供特定人物聊天內容的情況共有86次,其中上半年36次,下半年50次。而今年僅上半年就有61次。
由于沉船事故發生后批評政府的浪潮久未平息,樸槿惠9月在內閣會議上表示,“對總統的冒瀆已經超過了限度”,“網絡言論正在分裂國內輿論”。2天后,韓國檢方宣布將對網絡言論實施“全天候監視”。
Kakao Talk及連我(LINE)等的用戶認為此舉是當局宣布開始網絡審查,因而紛紛轉為使用德國APP“Telegram”。這是由于據傳Telegram嚴正拒絕了當局提供相關信息的要求。據韓國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的議員田炳憲介紹,6家韓國APP的日均用戶在1周內減少了約170萬人,而Telegram的用戶則增加了20倍至61萬多。
針對這一情況,Daum Kakao方面表示,“將把聊天記錄保存時間縮短至2、3天。因為2天左右才能拿到搜查令,所以當局實際上將無法調閱”,強調會重視用戶隱私。但是,人們紛紛懷疑該公司“已經在配合政府的監視”,棄用風潮并未得到遏制。
樸槿惠提出了振興科技及IT產業的“創造經濟”政策,卻在幕后開展網絡管制而使國內IT企業陷入窘境。對此,韓國在野黨資深議員批評稱,“難道想扼殺IT大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