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系統工程,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三大系統工程之一。三年前,中國電子前瞻性地決定建設“新型顯示、信息安全、信息服務”三大系統工程。這三大工程與民生、社會責任緊密相關,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國夢”相契合。
2013年,在三大系統工程牽引下,中國電子書寫了一組新的數據:實現營業收入1937.8億元,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07.2%,凈資產收益率8.9%。中國電子不僅在2013年度考核中蟬聯A級,還連續四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且排名穩步上升,今年躍居382位。
“三大系統工程既符合國家戰略需求,又是我們自身轉型升級的需要。目前,三大系統工程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電子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向企業觀察報記者表示。
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多重壓力下,中國電子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這與其前瞻性的戰略不無關系。那么,中國電子為什么會在國內電子行業“缺芯”、“少屏”、“無腦”、“低免疫力”的環境下重拳出擊建設三大系統工程?這家全競爭領域的大型央企,三大系統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又是怎樣?
三年布局 初顯成效
企業觀察報:今年,雖然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但中國電子的業績仍然穩中有升。比如說,在《財富》世界500強中上升至382位,在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蟬聯A級等。據記者了解,這些成績與中國電子著力建設三大系統工程密切相關。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中國電子建設三大系統工程的初衷?
芮曉武:這是中國電子三年前的戰略布局。三年前,出于自身轉型升級和國家戰略需求,中國電子決定集中力量,建設“新型顯示、信息安全、信息服務”三大系統工程。
具體說來,一號系統工程是新型顯示產業。投身新型顯示產業是個“苦差事”。產業投資大、利潤率低、市場競爭激烈,之所以義無反顧地去做這件事,就是為了改變我國電視用液晶面板完全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掌握大尺寸液晶面板核心制造技術,切實解決國家“少屏”之痛。同時,通過市場競爭,降低產品價格,最終得實惠的是中國的老百姓。中國電子也希望借此進入電子行業主戰場,掌握行業話語權。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如果國家沒有安全,就談不上百姓的安居樂業。因此我們把信息安全系統工程建設定位為集團公司的二號工程。我們希望通過二號系統工程建設,打造信息安全產業“國家隊”,不斷提升基于自主可控、自主可信的信息安全核心能力。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正在顛覆著現有的經營模式、生活方式和人們的思維習慣。中國電子順應傳統服務業向信息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趨勢,重新整合要素資源,果斷出手,在深圳設立國際總部,以三號系統工程建設統籌現代信息服務板塊的發展,實現產業鏈從制造生產向提供服務轉變。我們希望充分發揮自身的信息技術優勢,為百姓日常生活帶來方便、快捷的服務。
企業觀察報:這三大系統工程各自投入的比例是怎樣的?三年布局,取得的成效如何?
芮曉武:一號工程是基礎,支撐企業的發展規模,其投資規模已經超過500億元。繼17個月快速建成6代線之后,在過去一年,中國電子加大調整產業結構,馬不停蹄啟動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超高分辨率IGZO 8.5代液晶顯示項目,明年一季度建成投產,將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IGZO(金屬氧化物)技術并能生產小屏液晶面板的企業。
二號工程更多體現的是中國電子服務于國家安全領域的戰略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所以,我們堅定不移地大力推動信息安全產業發展,這幾年已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如,發布了自主開發的“白細胞”操作系統免疫平臺,扭轉了計算機系統只能依靠“殺毒、打補丁”等技術進行被動防御的局面;再如,發起成立中關村可信計算產業聯盟,開展聯合攻關,構建聚合式的網絡安全監控平臺系統,為國家網絡安全提供有效支撐。我們與有關地方政府、科研機構簽訂多項戰略合作協議,在可預見的將來徹底改變一直在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統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同時,中國電子正在打造總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國際水平的信息安全產業基地,一期16萬平方米已竣工,將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三號工程將為中國電子貢獻更多經濟效益。現代信息服務的利潤比傳統工業產品的利潤高很多,是一種全新的營利模式和思維。2011年,我們的信息服務解決方案走出國門,承攬了厄瓜多爾國家級ECU-911公共與信息安全保障系統,走出了專業化領域嘗試的第一步。2013年,中國電子陸續與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簽約,在公共安全領域的國際市場,有了一席之地。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撬動千億級的市場,為此已進行了跨地區的企業整合重組,完成了戰略制定和相關的頂層設計。這三大系統工程各有側重和價值體現,中國電子以三大系統工程建設為牽引,形成了新型顯示、信息安全、集成電路、高新電子和信息服務五大產業板塊的協調發展。過去三年已經基本完成資源要素的戰略布局,當前三大工程還處于投入期,但就2013年的數據來看,初步的成果已經顯現。僅2013年,中國電子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37.7億元,同比增長5.9%;利潤總額39.6億元,同比增長3%;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26.7%;經濟增加值25億元,高出預算目標近1倍。未來2至3年,三大系統工程將進入產出期,中國電子的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可望得到大幅提升。
雙重使命 促進雙贏
企業觀察報:您剛才提到,建設三大系統工程,既是國家戰略需求,又是中國電子自身轉型升級的需要。如何理解這兩個層面的戰略考慮?
芮曉武:我一直認為,央企肩負著兩個使命。一個是發展經濟的使命,即給國家創造經濟價值。另一個使命則是承擔社會責任。這種責任,既包括配合國家戰略,又包括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我們不能因為只顧及經濟責任,不考慮社會責任,或者只考慮社會責任,不顧及經濟責任。
三年前,中國電子提出建設三大系統工程,首先是源于我們轉型升級的自身需求。那時,中國電子的業務結構還比較散,不少業務的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程度還不夠,核心業務在國家戰略地位和行業地位上不夠突出。中國電子的產業基礎比較薄弱,很多業務處于產業鏈、價值鏈的中低端。
其次,在分析國家和行業現狀時,業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國電子行業長期處于“缺芯”、“少屏”、“無腦”、“低免疫力”的狀況。盡管中國電子2010年取得1608億元的銷售收入,規模已經十分可觀,但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講,中國電子發揮的作用還遠遠不夠,在行業最關鍵的領域還沒有做到位,行業地位、戰略地位還遠沒有充分發揮。
所以,我們在制定戰略時,站在國家、社會和行業需要的角度,將所有的責任因素都考慮進去,希望實現提高效益和履行責任的雙贏。經過審慎研究分析,決定集中力量打“三大戰役”,并一定要取得戰略意義上的重大突破,以此帶動全集團其他產業板塊的轉型升級,從價值鏈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提升中國電子在整個行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提升對國家的貢獻力。
企業觀察報:這三大工程的價值體系各不相同。您也提到投身新型顯示產業是個“苦差事”,為什么還要進行這樣的戰略布局?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任務下,您如何實現高投入和高產出?
芮曉武:一號工程是迄今為止中國電子投入最大、投入企業最多的項目。雖然競爭激烈,且利潤率低,但站在國家和行業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承擔這個“苦差事”。倘若我們不進入這個市場,我國高端新型顯示產業就會被國外企業壟斷,產品價格就會抬高。投入高、回報周期長,這使得我們完成保增長的任務壓力更為沉重。對此,我們制訂了垂直整合產業鏈的戰略。垂直整合的好處是,既能形成合力,又能提高效率,還能有效規避風險。在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中,蘋果和三星的垂直整合就是不錯的案例。
與大多數近年來投資發展液晶顯示產業的國內企業相比,中國電子擁有產業鏈垂直整合的競爭優勢。從產業鏈布局來看,液晶面板是核心環節,我們上游擁有器件、集成電路、芯片、玻璃基板材料等,下游可以實現顯示器、電視機以及其他顯示終端的產業配套,借助這一優勢可以打通產業鏈,實現產業和技術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上游和高端的實質性轉變。
新型顯示系統工程中,涌現出很多優秀的市場化企業和業績斐然的項目。例如中電熊貓六代線項目創造多項第一:單體廠房規模第一、建設速度第一,同時項目建設完全由中方主導,鍛煉了一支專業的團隊,為更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建設奠定了基礎。而彩虹集團則實現了負重攻關。在外部經營環境迅速下滑。企業內部扭虧止損需求迫切、幾千名員工面臨分流的壓力下,彩虹集團在技術攻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液晶基板玻璃生產方面,良品率與產銷比均大幅提升。
企業觀察報:去年,中國電子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時,您重點提及了二號系統工程。中國電子要扛起信息安全“國家隊”的大旗,以保障國家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為目標。那么,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有沒有特別突出的案例?
芮曉武:2011年,我剛調任中國電子。說起中國電子,很多人并沒有一個具象的概念。我們打造三大工程,就是希望形成屬于中國電子的品牌。而信息安全,則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布局。中國電子聯合了政、產、學、研、用等各方重要資源的聚合體,集中資源、加大投入,不斷提升產品的自主設計與制造能力,增強整體解決信息安全的能力。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今年4月,微軟停止了對Windows XP的安全維護工作。Windows XP在中國。據估計有近2億用戶,一旦這些用戶受到攻擊,其損失將不可估量,整個中國社會的信息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微軟停止維護事件對中國社會而言,是一個“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
大家都知道殺毒軟件,也稱反病毒軟件或防毒軟件,用于消除電腦病毒、特洛伊木馬和惡意軟件等計算機威脅的一類軟件。但這種軟件,只能將已知的對計算機有危害的程序代碼進行清除,一旦出現新的未知病毒,就難以查殺。中國電子反其道而行之,將“黑名單”轉為“白名單”。
針對微軟停止維護事件,中國電子開發了“白細胞”產品。“白細胞”操作系統免疫平臺完全不同于以殺毒為特征的傳統網絡安全機制,而是只識別已有的、安全的程序、數據。凡是“白名單”之外的程序,都被視作不安全的。
通過為計算機系統建立自免疫系統實現主動防御,徹底扭轉了計算機系統只能依靠“殺毒、打補丁”等技術進行被動防御的局面。
企業觀察報:您前面提到,信息服務系統工程是利潤最高的一項工程。過去,中國電子的營收主要來自電子產品制造業務、信息服務轉型。制造業和服務業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中國電子如何實現這樣的轉型?現階段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果?
芮曉武:現在,有很多企業的信息服務做得很好,如阿里巴巴、騰訊,都是很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國有企業也要學習互聯網思維,要實現“羊毛出在牛身上,讓豬來買單”。應該說,信息服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幾年,中國電子順應傳統服務業向信息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趨勢,實現產業鏈從制造生產向提供服務轉變。
例如,我們進軍的智慧醫療,與民生關系很大。醫療問題是民生領域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我們的“銀醫一卡通”項目,實現醫療衛生機構之間信息共享和服務協同,有效地解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看病難、掛號難”的問題。截至2013 年底,銀醫一卡通已被國內400 余家醫院和340 余個社區所選用,其中三甲醫院達200 余家,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通過采用新的就醫流程,患者就診排隊時間可減少50%以上,同時減少了政府投入。
再如,我們在全國各地建設了多個產業園區,每個園區有上千家企業,我們能夠提供園區的服務平臺。我們認為,在互聯網上我們還有很多機會。
此外,中國電子在深圳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建設中國電子幸福MALL商圈;以整合、盤活集團整體存量資源為重要內容的元器件分銷垂直電商項目也吸引了包括社保基金等重要伙伴的投資合作意向。
中國電子以新興業務驅動戰略轉型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醫療健康服務和垂直電商等新興業務上進行了大膽嘗試。
深化改革 應對挑戰
企業觀察報:三大系統工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您認為真正完全顯現效果,產生社會影響力,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那么接下來一兩年,這三大系統工程的建設重點是什么?
芮曉武:總體來說,一號系統工程關鍵在進度,G108項目要如期建成投產,早一天投產就多一份競爭的主動權。二號系統工程關鍵在夯實產業基礎,全力抓住萬億級的自主可控市場啟動的重大機遇。三號系統工程關鍵在突破,要在做實國際總部的同時,在電子商務等新興業務領域實現突破。
具體來說,各有重點。比如二號工程里,中國電子正在打造國際水平的信息安全產業基地。未來科技城一期建設的16萬平方米將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中國電子的信息安全研究院、信息安全服務公司等單位將入駐。
以未來城基地為依托,中國電子將集聚資源、重點突破,積極打造以可替代、可發現、可防護為目標的信息安全核心方案、產品和技術,為國家重要信息系統穿上“防彈衣”,提高“免疫力”,依靠自主創新的技術和產品,為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網絡安全的心腹之患。
企業觀察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出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等一系列新任務。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您認為中國電子未來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芮曉武: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勢所趨。國資國企的改革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階段。即便是中央企業所屬上市公司,做不好照樣可能被摘牌;即便是53家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做不好照樣可能被其他企業兼并重組。這是國家的意志,也是股東的意志。
一方面,我們的改革面臨一定挑戰。例如,企業結構分散、資本結構單一、人才結構老化等問題依然存在。企業執行力、競爭力還有待提升等。
另一方面,三中全會對國企改革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機遇。對于中國電子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要大于挑戰。
雖然目前集團公司正處于轉型升級投入期,但是過去幾年三大系統工程打下了一定基礎,預計到2016年將開始收獲轉型升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