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我國網絡信息關鍵技術發展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信息化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發展速度居世界前列,但在絕對水平上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尚有較大差距。當前,我國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消費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但在信息化關鍵技術、網絡安全保障等方面發展存在明顯滯后,區域之間特別是東西部之間的數字鴻溝也在擴大,總體而言目前我國仍屬于信息化發展中等水平國家。
相較美國等國發展經驗,我國在信息化關鍵技術發展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
1.產學研脫節明顯
長期以來我國在CPU芯片、操作系統、超級計算機等關鍵技術研發主體主要以大學和國家級科研機構為主,雖然形成了大量科研成果,但未能及時、有效地向企業轉化;而政府對企業創新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不夠,企業面臨研發創新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難以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
2.重點突破方向不明
早在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就已經將計算機操作系統、CPU等列入信息化關鍵技術發展領域,但始終未能給予重點持續投入并形成實質突破。例如, “十五”計劃期間國家八六三計劃布局基礎軟件戰略,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和關鍵應用辦公套件共獲得了政府資助和企業自籌經費4億元以上,但由于經費分散在四大件各個方面,在最大涉及面的桌面系統方面僅僅達到能有程度,無法形成技術突破和有效替代。
3.重硬輕軟現象顯著
在我國信息化關鍵技術所包含的軟硬件各方面力量中,最薄弱的環節是桌面和移動操作系統,未來兩者融合成為趨勢。相對來說,CPU設計、服務器操作系統的技術方面發展較好,但產業化仍然不足。在計算機領域,軟件發展明顯落后于硬件發展。硬件性能按摩爾定律是指數增長,而軟件規模似乎只能是近乎線性增長,軟件開發效率低和存在缺陷等問題仍然沒有根本突破。同時,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又提高了軟件的作用和地位,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存儲等成為趨勢,都表明軟件的作用和地位正在不斷上升。
4.國際協同創新不足
相較于美國而言,我國信息化關鍵技術發展始終處于封閉研發和被動跟蹤的階段。近年來,我國在互聯網應用、電子商務等領域高速發展逐步成為世界領先,但在信息化關鍵技術領域卻很少能有產品、服務和業態的創新來影響全球產業。大量軟硬件企業雖然基于開源社區代碼,卻以閉源軟件的獨立開放方式開發系統,不能與國際主流廠家形成對接,基于互聯網環境的開放眾包模式將是我國發展信息化關鍵技術的正確路徑。
建議:新時期我國信息化關鍵技術發展戰略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期美國仍將繼續保持網絡信息關鍵技術的全球領先地位。但是,全球正在經歷的網絡信息技術新一輪變革為我國縮小差距甚至局部趕超帶來了歷史機遇。當前,我國信息化關鍵技術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抓住全球信息技術和產業格局加速變革的歷史機遇,積極謀劃部署云計算、大數據、下一代網絡等新架構、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力爭面向未來謀取產業發展的主動權和主導權,重點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為我國信息安全和信息化提供堅強的基礎保障。
1.我國信息化關鍵技術發展的主要目標
要求真務實立足于現有產業基礎,明確核心信息技術發展和信息安全保障的戰略目標。圍繞網絡強國戰略的實現,我國要力爭網絡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關鍵產品和知識產權的整體水平逐步達到國際先進,骨干企業具備與跨國企業在國內外市場同臺競爭的能力,構建起以國產CPU和操作系統為核心、以全國產整機為牽引的自主產業生態體系,核心信息技術產品和信息安全服務的供給能力全面滿足國內應用需求,通過強化產業安全保障信息安全,逐步擺脫國外技術和產品長期主導國內市場和關鍵應用的不利局面,確保國家信息安全能夠得到可靠的、堅實的保障。
2. 我國信息化關鍵技術發展的可行路徑
建議在未來一段時期,著重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戰略規劃和跨越發展。并以此為基礎,圍繞服務接管、產品替代和自主創新三個階段展開信息化關鍵技術發展路徑的科學規劃。
(1)力爭在未來1-3年內建立國外關鍵技術和產品在華的服務接管模式。具體包括:建立國外關鍵技術和產品的清單,完善和壯大網絡信息安全產品測評和服務托管的服務商,運用社會市場的方式接管這些服務,對涉及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技術產品定期執行強制的源代碼安全審查和服務托管,尤其在政府和國有企業重大采購中,對拒絕執行安全審查和服務托管的國外產品予以逐步屏蔽。
(2)在未來3-5年,利用智慧城市等新一輪信息化建設契機,分階段實現國產化產品替代戰略。具體包括,力爭在未來3年內,加強國產PC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研發,以安全換效率,實現國家重點部門/領域(軍隊、政府等)信息化產品的全國產化替代;力爭在未來5年內,在重要工控系統等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等實現信息化產品的全國產化,確保涉及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產品技術安全可控。尤其需要結合服務接管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對不可靠的產品應盡快進行國產化替代。
(3)在未來5-8年內,瞄準全球信息產業的最新趨勢和技術前沿,實現信息化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力爭成為總體接近、局部超越美國的網絡信息強國。具體包括,未來5年,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方向的應用級技術產品的突破;未來8年,在國際主流的商業級移動操作系統、CPU芯片等基礎性技術產品的自主研發。期間,除了全面加強國家級研發創新外,還應鼓勵國內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全球性的資本并購、產業融合和技術轉移,加快信息化關鍵技術的研發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