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中國公民和社會組織的安全理念、創新意識空前加強以及企業技術攻關的加速推進,中國有望為網絡信息既自由流動又安全有序流動拿出一份“中國方案”。
網絡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但令人憂慮的是,網絡攻擊、網絡詐騙、網絡侵權時有發生,黃賭毒、暴力恐怖以及謠言等正把互聯網當成溫床。任何國家或領域的短板,都可能導致全球網絡安全的集體失陷。
捍衛網絡安全,是全世界輸不起的一場戰爭。其中,中國這塊陣地不僅絕不能失守,而且要不斷鞏固壯大,成為先鋒和主力之一。
這種責任和擔當來自中國的網絡大國地位,也是近年來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所逼。去年,中國境內感染木馬僵尸病毒的主機超過1億臺,有600萬手機用戶感染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
為加強互聯網治理,中國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特別是今年以來連出重拳,相繼開展了打擊整治干擾公共通信的“偽基站”專項行動、打擊網上淫穢色情信息“掃黃打非·凈網2014”專項行動、“鏟除網上暴恐音視頻專項行動”等,使網絡空間安全、清朗起來,也為破解全球性網絡治理難題作出了探索。
但奇怪的是,每當中國采取網絡安全措施,本該作為“友軍”的一些國家及某些媒體總會不時顯露“傲慢與偏見”。他們要么因不了解中國國情、網情而誤讀政策,要么戴著有色眼鏡加以曲解甚至污蔑。
更有一些大國企圖壟斷網絡信息化關鍵技術,永久掌握網絡治理的實際控制權,讓中國長期處于網絡安全受制于人的局面,唯獨忘卻了網絡時代“獨行快,眾行遠”的理念。
各國文化歷史背景和互聯網發展程度不同,治理模式和方法自然也會各異,但維護網絡安全的愿望是一致的。面對挑戰,各國需要相互尊重信任,溝通交流,管控分歧,攜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