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Metro網站報道,每一次危機都埋藏著機會的種子。沒有人比英國男子弗蘭克·斯溫(Frank Swain)更了解這句話。他在20多歲時被診斷出患有早發型聽力受損,并于2012年佩戴上自己的第一副助聽器。兩年后,斯溫與他人攜手發明Phantom Terrains手機軟件,能讓聽力受損人士聽到Wi-Fi信號聲。
作為《新科學家》編輯,斯溫納想:一直以來,助聽器都被視為一種針對聽力受損人群的“創可貼”,但是它是否還有其他用途呢?是不是他可以使用助聽器來聽到常人根本無法聽到的聲音呢?
基于這樣的想法,斯溫納和聲音藝術家丹尼爾?瓊斯(Daniel Jones)開始了一個名為“Phantom Terrains”的項目。他們對斯溫納助聽器進行了改造,使其能夠將肉眼看不到的WiFi信號轉化為聲音。這樣走在大街上,斯溫納就能夠聽到無線網絡發出的變化旋律,同時還能收集有關周圍其他音頻信息,這些信息是常人聽不到的。借助Phantom Terrains項目,斯溫納有效地將一種“殘疾”轉化為一種“超能”。
據悉,該軟件能檢索附近Wi-Fi信號的相關數據,如路由器名稱、信號強度、信號遠近等,然后這些信息被轉化為不同的聲音,再經由藍牙傳入助聽器內。這意味著只要攜帶著手機,斯溫無論走到哪,總能聽到Wi-Fi的信號聲。剛開始時,你聽到的將是一段微弱的旋律,就像是從遠方傳來的歌聲,這是因為網絡ID被轉化為音符時,每個字母和數字都代表了不同的音符,因此即便是英國電信路由器開始提供的都是相同的“音高”,但是由于每個路由器的數字ID不同,因此旋律將很快發生改變。
斯溫稱,“Phantom Terrains”的發明讓自己改變了對聽力受損的看法。他說:“得知在這么年輕的時候就將面臨耳聾是一個巨大打擊。但通過此次的項目,我明白實際上我能將自己現有的情形轉化為我的優勢,發掘出其他人無法做的技能。”斯溫稱,如今他不認為自己失去了什么,反倒覺得自己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