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互聯網科技發展迅猛、影響日增,已漸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互聯網在給人們帶來便捷服務和海量信息的同時,其自身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一些人通過網絡傳播不良信息甚至利用科技手段從事非法詐騙活動,擾亂了社會正常秩序,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相較于傳統詐騙,互聯網詐騙案相對更為隱秘,手段更為新穎,涉及范圍更廣,偵破難度也更大。當然,這不能成為放任其肆意發展的理由,反而更應該施以重拳嚴打。
完善相關立法。我國目前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網絡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但與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形勢相比還顯得比較滯后。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網絡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迫在眉睫。
加強網絡法律監管。網絡法律監管十分復雜,涉及范圍廣泛。應進一步明確網絡法律監管的主體,明確各部門之間的權責,避免多頭管理現象;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合作戰”等能力,針對網絡管理中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加快網絡安全技術開發研究。從一定意義上說,網絡安全問題是網絡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樣,網絡安全問題的解決也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撐。對于當前網絡中普遍存在的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可以通過加快開發研究防病毒技術、防火墻技術、防攻擊入侵檢測技術、加密與認證技術等先進技術進行有效防范。
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互聯網具有超越國界的國際化特征,大量的互聯網安全問題需要各個國家之間的通力合作與緊密配合才能得到有效解決。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在互聯網安全監管方面已經形成了一些比較成熟的做法,我們應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借鑒國外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切實維護網絡安全。
提高全民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一說到網絡安全,就認為這是高精尖、高大上,仿佛與自己無關,每次提到網絡犯罪,人們似乎總是習慣地以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地把責任推給公安部門。然而,當互聯網如此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融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在網絡安全問題上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但是也請不要忘了打擊犯罪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尤其是對這種隱藏在暗處以各種“馬甲”示人,隨處可見卻又難以觸摸到,危害既廣又大的網絡詐騙,更應該打響一場“全民保衛戰”,通力合作,共同筑牢網絡安全“防火墻”,因為這不僅僅是在輔以維護社會秩序的公共義務,也是保證自己周邊的親人朋友免受其擾、免遭其害的應有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