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空間逐漸成為國家戰略新高地,2015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曾8次提到“互聯網+”,這體現了我國進入了高度關注互聯網與科技的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方方面面也和我們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日前,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暢聊有關“互聯網+”的安全和創業投資的話題。鄧鋒曾在硅谷成功創辦NetScreen公司,之后回國創立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
“一提到網絡安全,很多人認為就是網絡一定要特別安全。其實,理論上說沒有絕對安全的網絡,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鄧鋒表示。
鄧鋒認為,要把網絡做的很安全,需要付出很多代價,包括資金、設備、人工等,這種成本不僅是錢。此外,還有網絡效益降低,應用管理上的復雜化,帶來的人工成本就會很高。所以,實際上所謂安全的網絡,就是在特定的應用情況下達到一個最好的平衡。
對于什么樣的平衡才是最好的平衡,鄧鋒舉例說,對于消費者,可能就是隱私的保護,對企業來說還不僅僅是這一點,還有網絡的通暢、穩定性、可用性需要考慮。
此外,對于國家的一些重要部門來說,網絡存儲的信息不能丟失。網絡安全是一個大的概念,它包括各個不同的層面;還有很多地方對于不同的人,包括政府、公司、個人;對于不同的應用來說,它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
“網絡安全是一個很好的行業。”鄧鋒認為,因為整個網絡行業來說,特別是通訊設施,已經逐漸從互聯網進入人們的生活并開始慢慢成熟,一直在蓬勃發展。而且安全行業的進入壁壘很高,需要很多的積累。
“我們國家的網絡安全,其實相對來說層次是比較低的。一方面是從供應商來說,技術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是我們的安全意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普遍比較低。此外,我們的立法執法等都還處于初級水平。”
鄧鋒表示,我們平時老百姓天天接觸比較多,一是經常發現手機和電腦被裝了很多自己不想裝的東西;二是信息被人盜用,也不知道信息被人用到了什么地方,很多時候信用卡莫名其妙就被盜用了。
對此,鄧鋒認為,政府層面上可能要對信息安全行業提供一些扶持,在立法方面也需要有所作為。“在美國,大概是2000年左右推出了網絡安全法案,要求規定,企業和政府機構必須采用相關政策,必須符合相關的規定。從上市公司到所有公司,如果不符合規定就要罰你。再者,執法方面,不是光立法,如偷竊別人信息、亂裝軟件的要重罰。”“我們國家是有這方面的法律,但是怎么執行、誰來執行等細節還不夠健全。”鄧鋒說,對消費者來說就是一個安全意識問題。很多在電子商務網站,訂機票的網站,大家信息被泄露,老百姓沒有覺得是很嚴重的事。就體現我們老百姓的安全意識沒有那么強,看不到現在直接損失就認為問題不大,個人隱私安全意識還是需要更大程度的提高。
“做安全產品的產業要有創新。”鄧鋒表示,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創新,都開始將業務遷移到互聯網上,開始與互聯網相關,就是我們現在所提的互聯網+,要把互聯網跟各行各業緊密結合起來。
“以前用戶都是在線下,現在都在往線上發展,當所有東西都跟網相關的時候,一旦網絡出問題,可能整個業務全停掉了。”鄧鋒說,所以網絡安全變的很重要,我們現在講的不是一個企業,所有企業都會碰到這個問題,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
鄧鋒認為,重要性的提高對網絡安全的發展有很好的推動。“因為市場變大了,大家的安全意識逐漸增強了。另外,政府提倡互聯網+,會涉及到一些安全法律法規問題。還有怎么執行、怎么取證,其實有很多具體事情可以做。這些對中國的網絡安全企業都是機會,是安全類企業發展的契機。”
“首先,我從感情上是很支持大學生創業,大學生的觀念很新,特別是他們對90后的市場需求比我們看的更準,了解更多。我還是挺欣賞這些年輕人創業的,而且他們都非常具有激情。”鄧鋒說,但商業經驗不足、管理經驗不足等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鄧鋒表示,大學生剛從學校出來,熱情是足夠的,但是光靠一腔熱血是不行的,商業經驗不足、管理經驗不足是很明顯的缺陷。“如何管理一個大的團隊,怎么跟比他年紀大的人打交道,都需要積累和歷練。”
“雖然大學生思想很成熟,商業概念也很成熟。但是從一個概率來講,我還是更希望年紀30來歲,有一定經驗的去創業。你可能先到創業公司學習學習,到你稍微成熟一些時再出來創業。”鄧鋒說。鄧鋒建議,大學生一定要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其中,包括鍛煉個人對行業的理解、管理能力、領導力等各個方面。
互聯網在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顛覆了很多傳統的觀念,在今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就強調要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可以預計到,“互聯網+”對網絡安全產業蓬勃發展的推動作用將會更加明顯,同時隨著“互聯網+”更加深入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中,也將為年輕人的創業提供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