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泰晤士報》披露,中國和俄羅斯已經聯合破解了斯諾登泄密文件。英國情報機關MI6因此撤回了其海外間諜人員。于是乎,斯諾登又輕松成了各大媒體捧殺的對象!
英國政府在處理斯諾登事件上,真的是壓力重重啊!——英國《衛報》
唐寧街10號表示相信俄羅斯與中國已經破解了斯諾登文件,美國和英國的特務和間諜身份曝光。——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斯諾登泄密文件被破譯,英國間諜撤出行動。——英國《每日電訊報》
愛德華·斯諾登雙手沾滿鮮血!他所泄密的100多萬份機密文件被中俄破譯,英國軍情六處的特工“馬甲”全掉,被迫轉移在敵對國家活動的特工。——澳大利亞《每日郵報》
斯諾登泄密文件遭破譯,英國間諜大轉移。——BBC
報道回顧
“據唐寧街的內政部與安全服務高級官員透露,俄羅斯和中國破解了斯諾登的絕密文件,這將MI6在海外的特工處于威脅之中。”
而這一個引發極大爭議的報道繼續講述,英國官員已經把情報人員從國外撤回,以防止“敵對國家”利用這些文件對這些間諜作出有害的事情。
一位官員甚至說,斯諾登“雙手沾滿鮮血”,置國家安全于不顧,盡管政府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任何人受到傷害”。
然而同樣沒有透露姓名的英國政府“高級官員”卻表示,有很多人不愿相信大量已經存在的細節。
質疑不斷
有人暗示有這篇關于“中俄獲取情報”的文章是政府為獲得監視法案的支持而“有意為之”。一份政府委托的獨立報告顯示,現存的監管機制仍不足夠,因此政府官員需要對監視項目進行改革。
保守黨議員David Davis告訴衛報,
“你能發現他們(泰晤士報)已經被那些泄露的材料弄得很緊張了。我們尚未發現任何事實,就下了斷言。”
《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故事”稱:
“目前尚不清楚是俄羅斯和中國盜取了斯諾登的數據,還是他為換取了其呆在香港和莫斯科的自由而主動將文件交給了兩國。”
斯諾登曾向衛報爆料了美國國安局(NSA)的最高機密文件,顯示西方情報機關對手機和網絡使用進行了大量監控。在逃亡香港輾轉到達莫斯科后,斯諾登獲得了俄羅斯方面的臨時庇護。
“棱鏡門”爆料記者格林伍德發文則稱,這件事不可能發生,原因是斯諾登身上根本不存在可被竊取的文件。斯諾登在中國香港爆料“棱鏡門”之后,把自己所持有的所有機密文件都交給了記者,而自己則銷毀了所有的副本。
“如果斯諾登本來就沒有機密文件,那俄羅斯怎么可能得到這些文件呢?”格林伍德在文章中反問。
另據《星期日泰晤士報》爆料,“棱鏡門”的另一位記者米蘭達在倫敦機場遭到了拘禁。而在那之前,他曾經在莫斯科與斯諾登會面并且掌握了大約5.8萬份機密情報文件。
格林伍德同樣駁斥了這一報道,稱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他在文章中寫道,米蘭達在倫敦機場遭到拘禁之前,沒有去過莫斯科,也沒有見過斯諾登。而且,《星期日泰晤士報》也已經“默默刪除”了關于米蘭達在莫斯科見過斯諾登的說法。
美國自由法案
2013年,斯諾登泄露給記者的文件在美國引發了關于隱私、公民權利及監督權力的爭論。
北美東部時間2015年6月2日,美國參院終于艱難重重地通過了志在削減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監控權力的《美國自由法案》(USA Freedom Act),從而宣告NSA自2001年10月26日起生效、實施長達13年7個月零5天的《愛國者法案》(USA PATRIOT Act),對美國公民和所有生活在美國的其它人隨意進行無證據竊聽時代的結束。
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權力正式受到限制,英國情報機構也在經歷類似情況。英美在情報上有密切合作,斯諾登事件曝光后,民眾對其質疑越來越大。英國官方選擇在此時“確認”這一消息,很可能是為情報部門避免被削減權力而制造的輿論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