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透明的玻璃上c-国产精品国产一级A片精品免费-国产精品视频网-成人黄网站18秘 免费看|www.tcsft.com

NSC2015陳鐘:我國網絡空間安全教育與人才培養的戰略思考

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有機會參加“中國網絡安全大會”,并且應大會主席邀請談談網絡安全空間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問題。

背景。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總書記親自任組長,中宣部魯煒副部長擔任了網信辦主任。2014年6月27日,剛剛一周年,網絡空間安全在當時教育部作為網絡安全一級學科成立了論證工作組,有包括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8所高校教授組成這個論證工作組,這項工作也在魯煒副部長親自推動下,也是列入網信辦2015年重要的工作任務來完成。

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在前不久,6月18日網絡空間安全獲批為工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代碼0839),當然,這中間進行了大量的論證工作,其中包括名稱從網絡安全變更為“網絡空間安全”就是Cyber Security,一般一級學科下面有歸屬的二級學科。公布一級學科的批文沒有提到二級學科,但它作為學科方向,這兒我也羅列了一下,包括網絡空間安全基礎理論、密碼學、系統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

應用安全基本是大個大框,把好多聽到,聽不到的東西都裝進去了,比方內容安全,跨領域的內容,這個學科最終還是放在工學下。這樣來看,整個計算機類里已經達到整個一級學科,它們分別是計算機科學技術、軟件工程和網絡空間安全。我們剛好和水利差不多,在清華大學水利學院下面就有三個一級學科。現在看看互聯網、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對三個一級學科還是非常重要的,對這個學科的發展,這里我做了一些抓解,計算機學科在高校里已經超過1100所這個專業,網絡工程200所,網絡空間安全,以前專業本科招生超過40所,這里面網絡信息安全人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上還是有嚴重不足。我們經過統計,本科和研究生人數一年不到1萬人。從軟件專業代碼上統計出來的大約在10萬人,計算機相關畢業類一年超過100萬人。

這樣我們國家實行《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2009年這個辦法經過修訂發布,共有6章18條。一級學科目錄按規定10年修訂一次,上次大概在2010年,也就是在這個時間,軟件工程經過論證脫穎而出被批準為一級學科。由此可見,我們在十年所進行的修訂和增補,網絡空間安全作為一個特殊的需獲得了政府、學界、論證各位專家一致的認可,獲得它的批準。

學科和專業、高等教育是密切相關的,設立一級學科,提升學科,發揮高校學科引領和帶動作用,加強跨學科交叉融合,聚集高素質、高水平師資,吸納優秀學生,加大經費投入,加強科學研究、學術梯隊及實驗室建設無疑有很大的積極推動作用。但也應該注意到,在網絡空間安全上,整個行業和社會當中還仍需要配套的職業崗位的制度,職業培訓和認證制度,開展全民網絡安全知識和普及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個方面:

第一,宏觀:信息經濟的發展需要開放合作競爭。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和人才的培養也需要開放、合作和競爭

第二,中觀:借鑒美國國家戰略和NICE經驗培養人才體系

第三,微觀: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習總書記在成立網絡和信息化安全領導小組非常智慧地闡述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之間的關系是,它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部署。沒有國家網絡安全化就沒有國家信息化。

王秀軍主任在五項重點工作,2014年這中間也提到了制訂發展戰略,加快頂層設計,加快信息服務發展,促進信息服務業發展,增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發展信息經濟,特別是提到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開展國際合作交流。

事實上,我們的大會從2013年開始,近年來的確有很多不平靜,2013年斯諾登事件讓我們確實看到了國家力量在安全對抗、情報工作方面,揭示了在這個領域通常不為人所知的投入、能力和事件。但在全球

經濟一體化形勢下,中美經濟在經濟、政治、文化的交融非常有代表性,像美國爸爸,阿里IPO,每個人都洋溢著喜悅,尤其喜悅的是納斯達克的朋友們,因為他們把大的生意拉到他們哪兒去做。2013年從習奧莊園會談到奧巴馬2013年中南海漫步。我們也習慣習主席所說的中美可以建立大國關系的新模式,奧巴馬也表示美國歡迎中國的和平崛起,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下,可以看到我們的開放合作競爭是個基礎、規律和不變的法則。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沒有改革開放,這四個字難以達到我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高度。特別在現在進行的產業轉型,實際在本質上是加大現代舞也在GDP當中的比重,發達國家已經達到75%—80%,我們國家還比較低。這當中中國的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以高于GDP 3—4倍的速度還是在引領我們經濟發展,是個龍頭。

信息技術每一次變革都帶來了新的機會和新的機遇,從電子計算機發明創造開始,經過了主機時代,個人計算機時代,互聯網應用革命以及智慧地球,這是戈斯納(音譯)做的這樣的總結,但在每一次信息技術變革當中,到目前為止,在中國還是主要的跟隨著,當然這個跟隨使得我們成為今天互聯網用戶最大。6月24日第96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批準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意見》文件里的表述非常清楚,要發揮互聯網的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我們在創新引領方面顯然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信息技術變革當中開放和競爭的重要性。

信息社會全面進入到大數據時代,云計算、大數據的處理使得計算模式發生了相當的變革,我們在這里面,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在實踐前十位互聯網Big Player里占據了若干席位,但無論從專有計算、個人計算、社會計算還是集成創新。

1996年,OECD就講到了知識經濟和知識分子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要講究事實知識、原理知識、人才知識。人的能力、素質、知識、國際化特性都要注重培養,不光在學校,包括企業、崗位,終身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化時代被概括成全面連接,共同參與的時代,它的創新模式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我們強調的是差異化(Differentiation),所以我們有自主、專有、獨有的技術,但在共同參與的時代,我們依托的是標準化的技術,是開源、開放的技術,但開源、開放當中我們又獲得相應的競爭優勢。開源當中,中國也是很大的受益者,在上面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當然我們也要有貢獻,要防止壁壘,里面有4萬項專利隱含在開源背后。

所以,計算教育的發展在西方有著重要的傳承,因為它是個形式邏輯,1就是1,2就是2,它有地緣的發展,中國能不能成為下一代的引領取決于我們是否有正確的認識,包括“互聯網+”,翻譯到西方的時候發現很難解釋,中國在做下一代互聯網嗎?可能還不是,包括華為,能夠取得全球矚目營銷的業績,但看到互聯網TCP/IP協議組里重大的比例還是來自于西方,我們的貢獻還非常有限。因此,我們說要真正認識這個背后是什么動力?不光表面上講互聯網怎么樣去發展,真正最后解決的是計算能力(Computiational Thinking)。所以,我們的學科、理念怎么樣在日詞之下能堅持不變的東西非常重要。計算領域在整個學科里最快,所以在新興傳統、跨學科領域,人才培養模式、比重我們也在監測,包括基礎教育、研究型、應用型、跨學科教育。

教育重要性最主要的核心是創新和創造的問題,包括北大在內,我們經歷了精英教育到國民教育的變化,但還是需要精英教育到底是什么樣的精英,學術經營、企業精英還是政府精英,我們如何培養精英,分類指導還是分批指導,這是我們未來學科發展要思考的問題。

創造與創新。

世界經合組織(OECD)也給出它的定義,這和我們現在學科培養人才有著密切的培養關系,所謂創造就是探索獲取新的知識和理解,這是人類知識的一種增長和創造,但創新性是要獲取新知識,服務新實踐目的和目標。行業創新并不是創造人類從來沒有的知識,但它能很好地運用。所以,我們創新,但還沒有到創造,只有在創造上獲得主動權才能達到引領。

所以人才培養在專業和學位培養還是有差異的,傳統學科實際本質是從事研究人員和研究者,專業學位是能夠研究的各類研究者,促進他的職業發展,所以,說起學科的本質,我們怎么樣才能產生學科內職業研究者的事情,當然它的學科發展會對專業人才培養起到非常大的影響。

所以,在服務經濟時代,我們非常期待的是T型人才,只有在某一方面有深入堅實的知識又能有廣博、廣闊的領域。甚至,在美國把很多知識進行精確的交叉定義,I Shapped,有人說T Shapped更好,這不見得在學校能得到的,你一生得到什么樣的人,是I Shapped,還是Shapped,還是II Shapped。所以在技能、創造性、知識等方面是對人才的評價。

美國學科不像我們的管理辦法,是學科自然形成的,政府自己統計出來今年我們學科的是什么樣的。一所計算機大學,比如卡梅隆肯尼迪會跨越政治、生物、藝術等很多方面,學校起到主導作用。

2013年美國25家世襲工資最高的公司,看到這些名字我們很多人是比較熟悉的,像VMware、Google、微軟、亞馬遜等。還有石油公司、硬件公司英特爾,銀行等等。他們給學習最高能夠達到9998美金,最低4604美元,美國平均家庭4400美金,所以,為什么很多人要把孩子送到美國去,因為從學生的時候,人才就得到充分的尊重。給他一個就業和一生學習的美好印象。

中觀。我們如何借鑒國家戰略和NICE經驗培養人才體系。

美國政府提出了IA-Cyber計劃,之后陸續發布了若干戰略和文件,包括《保護網絡空間的國家戰略》《網絡空間安全:優先考慮的危機》,《聯邦政府網絡空間安全和信息保障研發計劃》等等,做了非常深入的體系研究。美國在互聯網和ICT技術方面具有支配地位,他在頂層戰略規劃與設計是做得最好的,最早CIO/CSO制度和成熟的專業認證體系,比如CICyber SecurityP、SECURITY等等,全面的中等、高等、職業教育支撐體系。2008年拓展網絡教育排在《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綜合計劃》第8項。2009年5月,奧巴馬《網絡空間政策評估報告提出10項近期行動計劃中“發起全國性的眾多常識普及和教育運動來加強網絡空間安全,在14項中期行動計劃中“擴大支持重點教育和研發項目以確保國家在信息時代經濟的持續競爭能力”,“制定戰略來壯大和培訓網絡空間安全隊伍,包括聯邦政府吸引和雇傭網絡安全專家”。2014年啟動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教育計劃(NICE),這個計劃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推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涉及到公眾、在校學生,網絡空間專業人員三大群體的教育,總結起來在美國的戰略和借鑒當中,我們看到:

一、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安全專業隊伍。美國是真正的“九龍治水”,職責分工。全民負責提高全民網絡安全風險意識國土安全部來負責。擴充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儲備由自然教育基金和大學負責。

二、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網絡空間安全專業隊伍。他們把崗位需求和職位需求進行明確定義,制定出網絡空間安全隊伍培訓和職業發展規劃,把它作為基礎性執行。之后的實現,進一步把它進行了細化,包括七大類專業三十二個專業崗位。在研發上,多維度、新思路、廣應用,在創新信息安全的研究思路,信息安全研究基礎,最大化信息安全研究影響力,加速信息安全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方面做了相應的部署。

三、設立網絡軍團服務獎學金制度。

在網絡空間安全教育之中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自然科學基金當中發布相應的指南來進行相應的支持,他們的實施都充分利用了美國的計算機類知名高等院校進行相應的實施,至今為止大概有接近1500名學生獲得獎學金畢業。

四、依托高校設立安全專家職業培訓體系。

IA-Cyber提出之前就設立了CAE/R(國家信息保障研究卓越中心),38所高水平大學對國家網絡空間安全進行研究。

五、建立有效的評估體系。制訂了系列的標準,對國家急需人才補充采取了相應的激勵措施。

六、創造信息安全相關新興交叉學科專業發展空斤。由于美國這個學科不是通過國家論證列目錄才去做,因此,它有更大的高校自主的主導型,因此,我們會看到有些專業有些學校已經開始了,有些專業學校進一步加入,這中間包含了許多,包括現在一級學科還沒有包含相應的內容。

微觀: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這對信息安全也非常重要,現在又到了高考的報考季,網上大量報道北大、清華互掐,為了搶奪優秀的生源。2003年,大學網上公布了中國985大學新生師資力量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學,生師比1.27,第二名以后都沒有達到1,為什么?它是用本科生2002年入學人數和專職教師之間的一個比重,教師超過1.27,就是1個教師以上對應一個本科生。但并列到第十名時已經到了0.64。中國校友網做的評分更是驚訝,第一名是100分的參照,到第十名就到了34分。當然,數量不能說明質量的一切問題,但數量也說明了我們現在質量和它的關系,這只是一屆的學生。

即便最好的北京大學,我們和美國最好的私立大學比一比,哈佛大學20人以下的班占到75%,100人以下的班占4%。最好的北大在2011年之前的數據,20人以下的班153個,是3.8%,100人以上的班27.2%,我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所以,北京大學2012年開始就開設研討型小班教學,不管多大的班拆成12個人,最多不超過14個人的教學,把計算機系統導論放在里面。不僅把這門課放在里面,而且采用了和卡梅隆肯尼迪大學共同開設這樣的課,大課小班的方式,老師定期交流。后來又把算法作為第二個課,被學生稱為神一和神二的課,也是小班教學的方式,這樣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有了這兩門課的影響,使得整個體系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是我們不遺余力從2012年到今年一直在做。

所以在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中加入了具體落實的成分。細節決定成敗,核心課程的入手,我們希望把第一個扣子扣準,做到這樣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改革創新,加大質量方面的力度。

中美ICT技術差距依然還是巨大,我們要自始至終把自主原始創新能力提升作為跨任期任務堅持下去,同時,形成產學研知識新型共同體,希望企業關心教育、重視教育,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去做,從大學實習生做起,形成全社會重視和尊重人才氛圍。所以,我們的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的培養和提升做出我們的貢獻。

謝謝大家!

上一篇:NSC2015騰訊副總裁馬斌:互聯網+安全=產業鏈免疫系統

下一篇:NSC2015百度姜向前:移動支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