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網絡安全也越來越受關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奇虎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祎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建立網絡安全環境,不能僅僅只局限在查殺病毒,而應該進一步強化“大安全”概念。騰訊透露,目前全國6.32億網民中,有3.32億是移動支付的用戶,其中又有31.8%的用戶都接觸過釣魚網站或木馬程序,由此造成的損失,在2014年比2013年增長了400%。
摩根大通今年10月電腦系統發生數據泄露,影響7600萬家庭和700萬小企業。而惠普副總裁馬克·卡羅表示,全球在網絡安全方面的年投入已達到770億美元,而每年被攻破的次數正以25%的增幅增長,損失年均增幅則為10%。
周鴻祎認為,“大安全”概念主要涉及三大方面的安全,第一個層面就是國家安全。
“現在傳統中跟互聯網隔離的比如說電力,以及公共設施,很多東西都會接觸互聯網,如果說這些基礎設施遭到了網絡的攻擊,實際上對人們的生活和整個國家造成的攻擊是不堪設想的。”周鴻祎說。
第二個方面則是企業安全。周鴻祎認為,過去大家總覺得企業安全是企業自己的事,事實證明遠非那么簡單。“過去我們企業安全總是用隔離的思路來做,把它隔離起來,物理隔離,加防火墻,但是隨著無線互聯網發展,企業原有的邊界防護面出現了很多新的漏洞和窗口。”
隨著智能汽車和智能家電,還有目前最潮流的智能穿戴設備等智能電子產品的不斷拓展和普及,周鴻祎認為,互聯網安全概念的第三個層面就是和大家生活更為貼近的個人安全。
“設備時刻在收集人們的數據,并且把它傳到云端,所以個人隱私已經不存在了,存在各個公司服務器上,這些服務器一旦被攻破了,我覺得個人隱私就會出現嚴重的泄露。”周鴻祎說,個人智能設備數據一旦被人攻破,帶來的危險比電腦手機被攻破遠遠要大。比如智能汽車開了一半就熄火,那就不是光靠拔電池就能解決,可能會有危險的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