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6日,以“安全可控·御未來”為主題的2016年首屆C3安全峰會暨中國云安全峰會在成都世紀城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在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共同指導下,亞信安全主辦C3安全峰會,其目的在于匯聚各企業安全高管、海內外技術專家、產業領袖、智庫、產業政策制定者們一起,共探立體、可控、可視的安全之道。
首屆C3安全峰會暨中國云安全峰會隆重召開
成都市委書記、市長唐良智,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茍正禮,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評估中心副主任張宇翔,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文勝等政府單位領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鄔江興,以及亞信集團董事長田溯寧、亞信安全董事長何政等專家和學者出席了本屆峰會。
來自海內外近2000名網絡安全專業人士,緊密契合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在網絡安全標準、云安全、大數據安全,移動安全、APT治理等前沿技術以及覆蓋政府、運營商、金融、醫療、企業等行業構成的十大論壇60多場精演講對話中,共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業洞察,深入交流全球信息安全最新發展趨勢,攜手探尋安全行業未來。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茍正禮代表成都市政府致開場辭:“成都市是國內IT產業重要基地和中國軟件名城,同時也具備良好的信息安全產業發展基礎。成都市正面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新機遇,為深入貫徹國家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戰略,成都市致力于打造‘信息安全第一城’。C3安全峰會的召開,特別突出了云安全的概念,反映了當前網絡安全的立體框架,是一次具有全球視野的網絡安全盛會。”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茍正禮
攜手建設網絡強國,全面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互聯網+”已經上升到中國國家戰略層面,隨著近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的印發,以及《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 ”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等國家關鍵行業信息安全法案陸續出臺的大背景下,將促進中國網絡安全市場的增長。”自主可控”、”等級保護”等政策的落實將給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安全規劃帶來積極的影響。
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表示:“習總書記要求我們的網絡安全工作要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網絡安全教育,提高網絡安全意識。網絡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沒有國家安全,老百姓的個人安全也無從談起。今天的網絡安全問題不僅是國家安全問題,做好網絡安全工作也不僅是中央網信辦及國家部門的責任,而是越來越多地成為各級政府、廣大企業、廣大網民的共同的責任。”
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 趙澤良
互聯網的發展在推進經濟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對維護國家安全和網絡秩序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評估中心副主任張宇翔認為:“網絡攻擊、網絡傳播暴力恐怖信息、網絡詐騙、竊取網民個人信息,以及網絡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多發,已成為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事關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突出問題。要大力推進網絡空間法制化,明確網絡禁區和邊界,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與互聯網管理部門密切合作,全面推進網站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凈化網絡空間。通過研究建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和通報預警平臺,滿足打防管控一體化工作要求,全力維護網絡社會安全和秩序。”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評估中心副主任 張宇翔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表示:“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國家明確要求安全與發展同步建設,引導網絡安全企業自主創新、推動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我們要發揮產業聯盟和骨干企業的作用,促進產業鏈協同攻關,著力突破基礎軟件、高端工業軟件等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支持云安全、工控安全、大數據安全等新技術的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 李穎
信息安全產業是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的戰略核心產業,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文勝表示:“四川省于2014年8月將信息安全產業正式確定為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之一,為推動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產業的發展,將重點發展信息安全系統產品與應用、信息安全軟件、信息安全服務等4大產業方向,建設成都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基地等3個產業基地。 ”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王文勝
全球信息化已經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亞信集團董事長田溯寧談到:“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正在讓這個社會進行重大的變革,我們說數字化像一個新的星球,整個人類遷徙到這個星球后,安全問題就成為我們進入信息化時代最重要的話題。今天我們走向數字時代,這樣的安全挑戰,就像工業革命帶來的進步和挑戰,是同樣的道理。”
亞信集團董事長 田溯寧
面對網絡空間安全問題,以前封堵查殺被動防護的方式已經過時了,可信免疫的計算方式需要采取主動、從根本上解決。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認為:“作為一邊計算、一邊防護的新的計算模式,可信計算的計算結果全程可測可控、不被干擾,是一個防御與運算并行的免疫計算模式。通過主動識別、主動控制、主動報警,從體系結構、操作行為、資源配置、數據存儲、策略管理等各個環節實現免疫模式,為安全管理中心構筑主動防御、安全可信的科學保障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
“當前網絡安全現狀不平衡,面對未知的漏洞、攻擊等安全威脅,靜態、相似、確定的IT系統架構成為網絡空間最大的安全黑洞,”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提到,“生物擬態現象為破解安全網絡難題提供了啟示,網絡空間擬態防御的目標是在開源模式的后全球化時代,以不確定防御應對網絡空間中不確定的安全威脅。擬態防御不是一個單純的防御架構,而是具有集約化屬性的普適意義的信息系統架構,針對未知的風險及威脅提供安全防護機制,從根本上改變網絡空間攻防不對稱。”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江興
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打造中國信息安全“第一城”
在4.19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探索組建產學研用聯盟,突破核心技術”。建設網絡強國和國家信息化發展,離不開網絡生態治理和網絡空間安全的建設,而“堅不可摧”的戰略目標,同樣離不開政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作為實質性的政產學研用聯合舉措,在C3安全峰會上,成都市人民政府與亞信安全聯合宣布“亞信(成都)網絡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 正式成立。
經過多年的培育,四川省正逐步成為信息安全產業高地。未來,成都市將以亞信網絡安全產業研究院為紐帶,吸引聚集國內外網絡安全領域的各類創新要素,全面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有效促進國內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進一步提升成都市網絡安全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成都市信息安全產業做大做強,有力支撐成都市“信息安全第一城”建設,將成都打造成為世界級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基地。
圖自左向右:沈昌祥、唐良智、田溯寧、鄔江興共同為亞信(成都)網絡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揭幕起航
針對開放式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具體內容,亞信安全董事長何政表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網絡安全是全天候、全方位、全局性的對抗,加強網絡安全全局建設,護航現代化社會發展。產研院的建設內容包括建設國際一流的云安全、大數據安全、網絡空間平安城市和工業互聯網安全四大實驗室,以及安全態勢感知平臺、高級威脅調查取證中心等。同時,與高校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建立長效協同創新合作機制,并成立網絡安全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基金,全面支持初創期的高校研發團隊或創業企業,孵化具有市場前景優勢項目,打造國際一流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亞信安全董事長 何政
前沿技術驅動安全發展,“御”產業互聯網安全未來
現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促使互聯網變革成重要基礎設施,消費互聯網也向產業互聯網進行轉變。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無處不在的網絡,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國際網絡攻防對抗和沖突的逐步升級,跨境網絡攻擊活動日趨頻繁,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讓網絡防御邊界日益模糊的風口上,可以說,安全已經是國家安全的核心形式。在網絡安全與目標攻擊邊界日趨模糊、萬物互聯的今天。近年來國際網絡攻防對抗和沖突逐步升級,跨境網絡攻擊活動日趨頻繁,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大網絡安全事件接連不斷。
隨著“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大數據戰略、“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的實施,網絡安全風險和威脅也進入到關系國計民生的各領域,APT攻擊、信息竊取、數據泄漏等事件時有發生,網絡數據安全和用戶信息保護形勢日趨嚴峻。因此,在這個時代的十字路口上,Cyber(網際)、Cloud(云)、Communication(通信)將構成未來網絡安全方向,象征著在網絡所構建的生活、生產空間框架內,“立體、可控、可視”的安全新機制。
C3安全峰會立意于網絡空間、云計算、通信和立體可控安全,作為分享國內外網絡安全發展熱點議題和探討網絡安全前沿技術發展的年度盛會,對包括網絡安全標準技術、云安全、大數據安全、移動安全、網絡安全治理為主導的前沿技術,以及在互聯網+戰略下政府、金融、運營商、企業、醫療行業的安全發展,結合當下行業用戶網絡風險防御進行了前沿性探討,對我國產業互聯網未來的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
此外,亞信安全在本屆大會上還推出多個覆蓋全行業的解決方案和立意深遠的全新觀點,其創新成果幾乎涵蓋驅動未來網絡安全融合的四個層面的新產品:面向公共安全服務平臺的“信盾”、面向行業業務風險管控的“信風”、面向標準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信御”防護體系,以及象征著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安全態勢感知平臺“信勢”。為國家、行業及企業客戶提供適應于未來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優質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和實踐。
安全可控“御”未來,作為C3安全峰會的主題,描繪了當前國內網絡安全技術謀求創新的主要方向,同時也是全球網絡威脅“聯防”的大勢所趨。網絡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網絡安全是全天候、全方位、全局性質的對抗,只有加強網絡安全的建設,通過加強能力建設來突破核心技術,才能把控信息化發展的未來,加快建設網絡強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