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透明的玻璃上c-国产精品国产一级A片精品免费-国产精品视频网-成人黄网站18秘 免费看|www.tcsft.com

電腦中毒人群畫像:男性占到了8成以上

“8月29日,中關村派出所110接報,海淀區藍旗營小區清華大學一老師,被冒充公檢法人員電信詐騙人民幣1760萬元。”去年,當這則消息一爆出時,很多人難以相信,為什么高知人群也會上當受騙?在大家的日常見聞中,或許認為年紀大、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更容易被電信詐騙命中。事實上,隨著詐騙技術更迭、騙局不斷升級,互聯網安全風險的人群構成也發生了變化。

日前,騰訊安全發布了《2016年度互聯網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中國網民年齡結構、電腦中毒用戶以及電信詐騙特殊人群案例做了分析和盤點,多維度描繪了遭遇安全風險的用戶畫像。

報告顯示,2016年,騰訊電腦管家全年共發現8.2億次機器中病毒或木馬,其中,中毒電腦用戶的年齡主要為11到30歲的青少年群體,特別是11至20歲的少年電腦用戶占比高達55.58%,且主要以中學生和大學生為主;而從年輕結構來看,中毒電腦男性用戶占到了8成以上。一方面,青少年以男性群體使用電腦的頻率更高,另一方面,他們可能會更頻繁地在網站下載資源,接觸郵件、網吧等渠道,而木馬病毒多是通過這些媒介來傳播的。

ZD-XB ZD-NL

 

同時,中國網民規模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正在不斷擴大和延伸,意味將有更多人處于安全風險之下。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10億,手機網民達到6.56億,其中40歲以上和10歲以下網民數有所增長,而這群“新網民”更容易遭遇網絡攻擊、欺詐。從2016年曝光的幾大典型電信網絡詐騙案例也可以看出,中老年群體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接觸到了手機和網絡,但并不像年輕人那么懂網絡,防騙意識和防騙手段都更弱一些,一旦遇到詐騙,很容易上當。

2016年,8月下旬,深圳市公安局接到一起重大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一名78歲獨居老人遭訛“涉嫌走私”,被騙1156萬。騙子利用受害人膽小怕事心理,謊稱“其名下有包裹涉嫌走私”,需要開通網銀轉賬以接受安全檢查;后在老人電腦上安裝遠程控制的木馬病毒,后臺瘋狂轉賬。等老人意識到問題時,賬戶內的1156萬元早已不見。

如今,互聯網安全形勢越來越錯綜復雜,從10歲以下的兒童到青少年再中老年人,幾乎每個群體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脅,因此,構建互聯網安全環境也必須從全民做起,同時調動整個社會相關部門的力量,協同作戰,共同御敵。首先,用戶自身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識,在瀏覽網頁、下載軟件、連接公共WIFI、掃碼商家二維碼、支付交易、接收陌生人電話短信等多場景下保持謹慎和關注異常,做到不輕易點擊鏈接、不輕易轉賬匯款。此外,建議安裝騰訊手機管家、騰訊電腦管家等專業安全軟件主動防護,及時攔截騷擾電話,查殺木馬病毒、識別釣魚網站,保護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上一篇:騰訊安全曝光2016年度舉報垃圾短信TOP10:北京居首位

下一篇:2016年八大詐騙短信盤點,你中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