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治霾、治水、京津冀協同發展等話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加速進展,已經形成服務業、流通業、交通業、民生方面一體化的趨勢,給三地帶來大流通、大民生、大服務的格局。當然,在這“三大”背后還有“一大”,這就是大數據一體化。
兩會再議,“京津冀一體化”熱度再升級
2017 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三周年,京津冀一體化再次成為兩會的重點議題之一,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道,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發展的協同疊加效應不斷顯現。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藍圖的指引下,三年以來,京津冀打破行政區域的限制,讓三地成為一個經濟有機體,三地群眾正從這一“超級工程”中不斷受益。這是三地產業重構優化提升的成果,更是資源重整協同創新的過程,這種由創新驅動的新產業鏈,顛覆了傳統工業經濟時代運煤、輸電的分工協作模式,逐漸轉變為“數據傳輸”主導產業分工的信息經濟模式。
作為大數據一體化建設的標桿項目, 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已在2016年12月正式啟動建設,這也是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批復的七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名單中唯一一個跨省綜合試驗區,三地將打造以北京為創新核心、天津為綜合支撐、河北做承接轉化的全球大數據產業創新高地。而作為樣板,從北京向北230公里,由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與承德市共建的承德德鳴大數據產業園正在崛起。
“國家隊”完成布局,打造“高可靠”的大數據走廊
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是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所屬企業,是市社圍繞首都功能定位,實施“再改革、快發展”,瞄準“高精尖”目標發展大數據業務的企業平臺。作為行業的創新企業,以及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國家隊”,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以加速國家政策落地為使命,在體量、規模、布局上全面響應國家戰略,集團圍繞“3+10+X”的發展戰略,在全球范圍內打造擁有自主產權的分布式、全互聯數據中心集群網絡,具備全球一體化的產業布局、創新的商業模式,跨全產業鏈的數據存儲、分發以及技術運維的響應能力與多元化集約型服務能力。
以承德德鳴大數據產業園為例,高起點的建設確保其成為國際化、高標準、定制式的大數據產業園,未來四年,這里將建成集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交易、數據應用為一體的大數據中心。
針對大數據應用安全與數據中心高可靠性建設,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總裁陳靜紅表示:“承德德鳴大數據產業園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可針對企業級客戶需求進行量身定制,以完備的網絡產品為金融、互聯網以及大數據轉型的各類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及服務。同時,集團提供了完備的本地冗余、多地災備的容災體系,幫助用戶實現數據‘有備無患’,確保企業用戶向‘數據中心+’轉型后的高安全和高可靠性。”
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承德德鳴大數據產業園一期效果圖
據陳靜紅介紹,承德德鳴大數據產業園在數據安全方面不僅傳承了金融行業常見的 “兩地三中心”模式,同時還開拓創新,打通旗下包括北京、承德、貴陽等地相隔較遠的數據產業園,形成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走廊,將兩地三中心的模式逐步擴展為“多地多中心”,極大提升用戶數據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為業務停機敏感的用戶提供了最大化的數據保護可能性。
承德德鳴數據中心外觀圖
聚焦產業鏈核心,發力“更快速”的大數據一體化應用
數據走廊就是一條高速路,為京津冀大數據一體化的后期應用,尤其是端到端的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應用提供了保障。根據規劃,集團將通過這條數據走廊的互聯互通,打造一張覆蓋全國各省市和各運營商,基于前沿最新SDN技術框架的新一代光纖網絡。
海量數據具備數量大、種類繁多和實效性高等特性,而大數據中心的各類業務需要通過CDN進行快速傳輸。另外,CDN融合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不僅可以為電子商務、高清視頻、門戶、搜索引擎、游戲等大量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企業提供高速內容輸出服務,更能融合HTTPS加速等安全功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大數據服務。因此,要實現CDN+云服務+大數據的融合,不僅需要服務商的經驗積累和技術實力,更需要不斷壯大的CDN用戶及CDN帶寬總量,而這也恰是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IDC+CDN+云服務三位一體的發展方向。
如今,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以極致思維打造擁有完整鏈條能力的CDN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布局500+CDN節點,擁有行業內領先的智能調度系統,可以全面覆蓋各種寬帶線路,實現對CDN有控制能力的整合,以及全面的監控與分析。對于企業用戶,一次接入即可實現智能CDN線路切換,無縫流量過渡,享有最優質、穩定、安全的加速服務。
未來,集團將以“一體化”的力量為承德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打通京津冀和全國之間的聯動,并對全國區域之間的協調合作產生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