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至30日,由北京市委網信辦、北京市公安局聯合舉辦的第八屆“4·29首都網絡安全日”系列活動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屆首都網絡安全日以 “網絡安全同擔,網絡生活共享”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深化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加快推進首都網絡安全建設,助力科技冬奧順利開展。
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負責人 姜思紅
又到一年首都網絡安全日,網絡安全行業人才的高光時刻,網絡安全人才的培養與發展依然是行業共同探討關注的話題。在4月29日召開的“驅動網絡安全人才能力培養”分論壇上,安全客有幸采訪到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負責人姜思紅,聽她分享了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更名,以及關于數智時代網安人才能力需求與發展的見解。
聚焦人才能力,人才是安全的核心要素
作為360網絡安全大學更名為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后的一次專訪活動,姜思紅首先回應了外界對此次更名的關注。姜思紅表示,研究能力不能僅僅是為了研究能力,更要回歸到人的能力提升帶動職業發展,進而驅動安全產業的發展和進步上,而這也就意味著安全人才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教育問題,是要有更深層次的思想和研究在里面。其實我們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人才驅動產業發展、人才引領創新升級”的理念,這一次更名為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就是希望更堅定地往這個方向走下去。
注重素養培養,正確網絡安全觀先行
在談及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有其模式的差異上,姜思紅則表示,第一方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職業素養比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培養更加值得關注,在KSA能力模型中格外關注安全人才素養,是我們和別人不一樣的一個重要體現。
她表示,網絡安全從業者在實際工作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因此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是網絡安全人才首要且必備的基本要素,而這一點在學校階段就要開始逐步去引導和樹立,從而給人才發展帶來正確的牽引力。
第二方面網絡安全的學習成為擺在各行各業面前的“必修課”。只有建立正確的人才能力培養模式,樹立網安人才客觀評價體系,實現就業競爭力到職業競爭力能力優勢評價機制,形成人才發展驅動力,才能去培養和輸出更多具備優秀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兼顧的網絡安全人才。
“三維”人才能力培養模型,打造閉環教育
2020年底,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發布了國內第一個網安組織能力視角下人才能力框架和職業標準——《網絡安全人才能力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通過對網絡安全組織能力體系的總結提煉與研究,為各類組織安全能力建設提供人才培養依據與職業發展閉環。
訪談過程中,姜思紅表示在安全人才能力框架和職業標準的指引下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以挖掘職業能力傾向為基點,構建“三維立體化”人才能力培養發展模型,以“教、學、訓、研、賽、測”為基本方法設計閉環式教育路徑,以滿足用戶人才培養需求為原則,在經過深入了解實際用戶業務場景在咨詢診斷、人才測評、方案設計、資源配置、組織評估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從而提供專屬服務和定制方案,協助客戶建立網絡安全人才發展的體系化運營,目前為部分關基重要行業客戶已經在開展安全人才崗位分析、能力需求調研、隊伍建設評價等工作。
在采訪的最后,姜思紅還對安全客用戶乃至網絡安全從業者提了三點意見,一是要有持續學習力;二是要有持續行業長跑的耐力;三是要有逆向思維;四是不斷接受挑戰的精神準備。姜思紅說:“在安全人才的發展上面,除了個人職場不斷的提升,我希望特別關注自身的自律,堅持走正道。因為一旦步入歧途這不僅有可能對我們網絡安全防御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同時也可能造成社會經濟、人民財產的損失,也會對個人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的風險”
在數智時代網絡安全行業飛速發展的浪潮下,此番寄語愿你我共勉!
來源:安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