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網絡安全形勢日漸嚴峻,國家對網絡安全也越來越重視,網絡安全立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漲,然而,網絡安全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
今年4月,微軟在中國停止了對Windows XP的官方支持,引起軒然大波,進而引發了對計算機和網絡安全的憂慮。而去年的“棱鏡門”事件,也再次敲響了網絡信息安全的警鐘。信息安全被各國紛紛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國內信息安全領域產品的國產化趨勢備受關注。
安全專家認為,XP退役后留下的安全真空,凸顯了自主安全軟件和自主基礎性軟件的缺失,也反映出相關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欠缺。
如果說操作系統因為歷史和市場的原因,一時間要趕上還十分困難,但在目前新興的、對互聯網應用具基礎支撐作用的云計算、大數據領域,人們擔心會重蹈被國外產品占領市場、制定標準并取得話語權的覆轍。這種基礎性的技術和資源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容易導致網絡安全不可控。另外,正因為云計算的地位日益突出,自身的安全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自主可控的云計算將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去年5月,微軟公有云平臺及服務在中國正式落地,向用戶提供包括計算、存儲、數據庫、網絡等服務。而亞馬遜、IBM等跨國巨頭,也計劃進入中國或已經開展部分的云服務業務。在國內,目前為數不多如阿里巴巴有類似的云計算服務。阿里云也在今年5月啟用其全球第四個部署數據中心——香港數據中心,正式進軍全球云計算市場,與亞馬遜、微軟等展開正面競爭。但相比較,國內自主的云計算服務仍不成熟,或是處于產業鏈下端,屬于服務器等配套服務。
阿里巴巴副總裁菲青認為,目前存在國外企業在云計算領域再度掌握話語權的可能。就像之前傳統的信息技術標準被外國廠商定義,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都按照他們的標準來開發。云計算是一個新的事物,中國企業要積極參與標準的制定,出臺符合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