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安全形勢的日益嚴峻,人們對網絡安全的關注度逐漸升溫,然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網絡安全領域對大眾而言是神秘的。但自從斯諾登揭開“棱鏡”的幕布,讓全球對于信息安全的關注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網絡安全也逐漸由一個原本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話題,成為今日上至國家下至企業個人都密切關注的熱點。
與此同時,黑客、網絡安全競賽等這些一度曾是普通民眾心目中帶有神秘感的字眼,也隨著網絡安全關注度的不斷升溫,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
在信息安全領域,攻防之間的技術對抗性非常強。攻防之間,勝負往往只在一分一秒間。而就是這一瞬間,卻是考驗技術的關鍵所在。在網絡安全領域,眾多技術大牛憑借自己的看家本領縱橫虛擬空間,叱咤江湖,好不威風,引得無數網絡安全愛好者膜拜頂禮。從網絡安全愛好者到黑客,其實很可能就是一念之間,因此我們需要為這個群體提供一個技術交流、開闊視野的平臺,同時也樹立正面典型,希望通過良好的示范效應,去除網絡安全領域的神秘面紗,讓一個健康良性的技術領域暴露在陽光之下。
在現實中,這樣的一瞬間更是意義非凡。對于攻擊者而言,發動十次攻擊,只要有一次成功便是勝利而對于防御者而言,必須將這十次攻擊全部抵御才算取得勝利,而一次的失守,就意味著全盤皆輸。
那么,對于防御的一方而言,如何才能保障對每一次的攻擊都做到有效抵御?隨著技術的發展,當前網絡攻擊的方式也變得愈加復雜和多樣,特別是隨著網絡威脅形勢的日益嚴峻,一系列未知的威脅和手段無時無刻不威脅著網絡安全。
如同在安全競賽中一樣,在現實中的防御中,每一個安全工作者都有自己所專注擅長的領域,很難保證每個人對每一次的攻擊手段、方式、途徑都做到了如指掌。在這樣的情況下,團隊的協作、思考和探索的精神便顯得尤為重要。
無論是在比賽中,還是在現實的網絡安全防御中,這樣的對抗與較量時時可見。而歸根結底,這終究還是人與人之間技術全面性的較量。而這個較量,是下至從個人、企業,上至國家網絡空間的安全,都需要必須要面對的。也就是說,安全人才的培養和引導在整個國家的網絡安全布局中是極其基礎也極其重要的一步。
而放眼全球,當前國內的相關大賽與國際上成熟的競賽相比,在競賽內容、方式、以及所針對的技術領域等方面也還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國內一系列安全競賽一般仍是以傳統信息安全為主要競賽內容,競賽方式多采取理論答題及信息攻防比賽的方式,覆蓋面雖廣但針對性較弱;而國外的安全競賽內容一般是不限技術領域的信息安全話題,參賽者也可以進行不限領域的技術切磋、交流,并探討一系列網絡攻防實戰,其針對性較強,技術也比較新穎。而這些,都是國內網絡安全界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其實,國內不少網絡安全類的競技比賽也已有多年歷史。以往,這類比賽一般局限在網絡安全圈內、參賽范圍、信息發布也較為封閉
從年初國家網絡安全小組的成立,到即將出臺的網絡安全審查制度,國家對網絡安全的重視已經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網絡安全需從頂層設計、戰略布局、安全文化的重塑、人才培養、產業振興等各方面從容不迫地循序漸進,而網絡安全競賽在這當中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其可以看作是國家整體網絡安全布局中一顆舉足輕重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