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最新發布了截至今年4月底的《2014手機安全用戶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手機支付類病毒的感染用戶人群中,占比最大的人群是22歲-45歲群體,占比達到50。41%。尤其值得關注的是,18歲以下的用戶群體感染手機支付病毒占比已高達31。71%。
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專家分析,22歲-45歲占據最多智能機的主流人群,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移動支付的用戶習慣與行為在該群體逐漸普及,該群體用戶針對各類手機支付類、手機銀行類APP的下載量比較大,遭遇惡意支付類病毒的概率高。另一方面,該群體智能手機用戶基數大,經濟能力強,移動支付消費意愿強烈,也是其感染支付類病毒較多的重要原因。
而18歲以下的手機用戶群體相對缺乏經濟實力,是2000元以下智能手機的主流人群,2000元左右的水貨渠道手機在該群體泛濫,該群體對內置惡意軟件的水貨手機占有量也較大。此外,該群體對新奇好玩的應用與手機游戲比較熱衷,但對手機安全認知程度相對較低,導致手機支付類病毒感染率高。
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專家提醒,目前手機支付已開始普及,保護手機支付安全刻不容緩。廣大用戶下載手機應用時一定要通過官方正規渠道,手機論壇下載應用十分危險,同時,在下載和使用手機支付功能時,安裝騰訊手機管家等主流安全軟件攔截和查殺各類手機支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