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曝光稱,只要在蘋果手機上安裝APP,用戶使用的時間地點都會被記錄下來。對此,蘋果公司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稱,用戶期望移動設 備能夠快速并可靠地確定自己的當前位置,蘋果在設備端做到了這一點,但蘋果不會追蹤用戶的定位,以前從未這樣做過,以后也永遠不會這樣做。
蘋果表示,絕對不允許任何應用,在未曾預先彈出讓用戶一目了然的提示并得到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就擅自接收設備的定位信息。
蘋果同時強調,公司從未與任何國家的任何政府機構就任何產品或服務建立過所謂的 "后門"。
在昨日央視節目中,記者對包括社交軟件、辦公軟件、炒股軟件、娛樂軟件等在內的十一款進行測試。其中有5款軟件出現了位置權限的申請,但都已經關閉。剩下的六款軟件則并未出現位置權限申請。
通過操作發現,當使用軟件時,對應位置文件夾中會出現軟件的使用情況,包括使用時間、使用位置的經緯度等。該文件夾雖然顯示加密,但并不需要任何解密措施就可以打開。這些定位信息完全與軟件的使用同步,相對于手機基站、WIFI定位,該種定位方式精準度更高。
近年來,蘋果多次因涉嫌搜集用戶的位置信息而惹上麻煩:
2011年,近三萬名韓國蘋果手機用戶起訴蘋果公司,未經同意擅自搜集用戶行蹤信息,要求蘋果公司賠償約1.6億元人民幣;
2012年,蘋果公司再次因搜集用戶位置信息,在美國圣何塞被集體訴訟。
以下是蘋果公司官方聲明原文:
關于你定位信息的隱私
一直以來,Apple 都非常堅定地承諾保護我們所有用戶的隱私。從最初的設計階段開始,隱私保護的理念就已植根于我們的產品與服務之中。我們不懈努力,只為將安全性世界領先的硬件和軟件產品帶給我們的用戶。與許多其他公司不同,我們的業務并不依賴于收集大量用戶個人信息。我們鄭重地承諾,堅持給予用戶清晰而透明的提示和選擇,讓用戶得以控制自己的信息。而且我們堅信,自己的產品也簡單而恰當地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非常感謝 CCTV 的努力,就這一我們也認為非常重要的議題來協助進行用戶教育。在此,我們要確保所有的中國用戶能夠清晰地了解,在涉及隱私和個人數據信息時,我們的所為及所不為。
在購物,旅游,尋找就近餐館或計算上班所花費時間等具體活動中,我們的用戶想要并期望他們的移動設備能夠快速并可靠地確定自己的當前位置。我們在設備端做到了這一點。但 Apple 不會追蹤用戶的定位:Apple 以前從未這樣做過,以后也永遠不會這樣做。
如果僅使用 GPS 衛星數據進行手機定位,可能需要花費幾分鐘的時間。而通過預先儲存的無線局域網熱點位置和信號發射塔位置數據,并結合當前正在被 iPhone 接收的無線局域網熱點和信號發射塔信息,iPhone 可以將這個時間縮至短短幾秒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Apple 運行著一個安全可靠的眾包數據庫,其中包含了 Apple 通過數百萬 Apple 設備收集的已知信號發射塔和無線局域網熱點位置信息。但必須重點指出的是,在這一收集過程中,Apple 設備并未發送或傳輸任何具體與某部設備或某位用戶相關的數據。
在我們所有的設備上,Apple 都讓用戶能夠自主控制定位數據的收集和使用。用戶必須自主選擇啟用 "定位服務",因為它不是一項默認設置。Apple 絕對不允許任何應用,在未曾預先彈出讓用戶一目了然的提示并得到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就擅自接收設備的定位信息。這樣的提示是強制性的,并且不能被隱藏或覆蓋。如果用戶改變主意,僅需簡單地切換 "開/關" 按鈕,即可隨時就個別應用或服務退出 "定位服務"。當用戶將某個應用或服務的定位數據切換成 "關" 時,它就會停止收集數據。而且,家長還可以使用 "訪問限制" 功能,以防止孩子使用 "定位服務"。
當使用 iPhone 了解交通狀況時,iOS 可搜集 "常去地點",在 "通知中心" 的 "今天" 視圖中提供通勤信息,并在 CarPlay 中為你展示 iOS 自動規劃的路線。但 "常去地點" 僅存儲于每個用戶個人的 iOS 設備上,并且進行了加密;它并不備份于 iTunes 或 iCloud 中。Apple 從不獲取或了解某個用戶的 "常去地點" 信息。而且,這一功能也可隨時通過隱私設置切換為 "關"。
Apple 不會在任何時候通過任何用戶的 iPhone 去獲取其 "常去地點" 或其定位服務的緩存。我們通過用戶密碼對緩存進行了加密,并且謹防任何應用對其進行訪問。為了讓用戶擁有更大透明度的權益,用戶在成功輸入其個人密碼后,即可看到其設備上收集的數據。而當設備鎖定后,在未輸入密碼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查看這些信息。
正如我們前文所述,Apple 從未與任何國家的任何政府機構就任何產品或服務建立過所謂的 "后門"。我們也從未開放過我們的服務器,并且永遠不會。對于我們而言,這些都是必須堅守、絕不妥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