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事件后,中國政府在安全問題上的強硬態度日漸拉緊了外企的神經。8月6日,外媒報道稱,出于安全問題考慮,中國政府采購清單剔除了包括iPad、iPad Mini、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在內的10款蘋果公司產品,并表示中國政府無意購買iPhone 6。另有消息稱,蘋果公司未能進入的名單是7月24日財政部和發改委聯合下發的《第十六期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騰訊科技在中國政府采購網上查詢發現,近期相關采購公告中仍然有蘋果公司產品出現。并在中央政府采購網查詢發現,蘋果公司MacBook Pro仍有五款產品在協議供貨的信息類產品目錄中,其中列舉了相關供貨商名單和供應價格等信息。
有國內媒體援引業內人士表示,并非政府禁止采購,而是蘋果公司主動放棄進入清單。
要進入在這份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每半年更新一次的采購清單,企業需要按照流程提交相關材料。因此,該人士分析稱,蘋果公司可能是未按要求提交所需文件和承諾書所致。
德國電信中國區副總裁方紅剛否認了外界稱中國政府因安全問題禁用蘋果公司產品的說法,并表示蘋果公司產品整體來說偏重于個人消費市場,受政府采購影響不大。
有基層國家公務員告訴騰訊科技,其所在部門一直以來均采購國產品牌的終端設備,從未采購過蘋果公司產品。
針對中國政府無意采購iPhone 6的傳言,一位曾常年負責行業客戶的手機公司高層向騰訊科技表示,手機一直是作為辦公終端采購的,其入圍前需要在硬件、開機界面和軟件等層面進行修改。
這在警務通、稅務通等行業產品上十分明顯。有負責CPI數據收集的基層工作人員向騰訊科技展示,其采集價格數據所用的移動終端產品上裝有定制的應用程序,并表示該款產品僅在工作時使用。
此外,上述手機公司高層還表示,業內關注蘋果是因為涉及信息安全和國家安全問題,而政府的態度則可以從最終的采購結果看出。據悉,此前中石油等部門的終端采購均選用了國產品牌。
不過,對于上述問題,蘋果中國尚未做出任何回應。
在剛剛收盤的美股交易日,蘋果股價也并未受此消息影響,當日下跌僅為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