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河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首屆“網絡安全日”宣傳教育活動,主題是“網絡創造夢想 安全保障你我”。
網絡是個好東西,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平”。足不出戶就可以購物,坐在家里就可以辦公,更有強大的娛樂、社交功能和豐富海量的資訊服務。目前我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6.18億,全國所有微博客網站的用戶賬號總數已超過12億,直逼總人口數。如此龐大的網民群體,通過網絡空間實時發表觀點、交流思想和情感,不使豐富了個人生活,也激發了社會活力。
網絡在讓人們享受便利的同時,也打開了它的“潘多拉”魔盒——信息污染、網絡欺詐、病毒侵襲、黑客攻擊等,給更多的人帶來傷害,造成巨大損失,極大地危害著網絡社會正常秩序甚至衍化成全社會、全球性的重大事件,其危害不言而喻。
茫茫網絡,無邊無際,躲無處躲,防不勝防。對于廣大民眾來說,最日常、最普通、最頻繁的關聯在于網民的個人隱私、個人權益面臨網絡大潮的沖刷。幾年前,看過影片《搜索》的觀眾,很多人至今仍百感交集:“墨鏡姐”在公交車上拒絕給老大爺讓座被媒體披露,網友們近乎狂熱地發起人肉搜索,劇中人物命運迅疾逆轉,網絡輿情和人肉搜索顯現出強大威力,令人震驚。“墨鏡姐”的隱私屏障解體崩塌,身份、經歷被扒出“晾曬”,最后只剩下她受攻擊后的無助。我們在感嘆“墨鏡姐”的不幸、憤慨媒體的無德時,自己何嘗不是自身難保呢?其實,我們時刻都暴露在私密、信息全裸的尷尬狀態:郵箱里每天例行接收的垃圾郵件、點開網頁時防不勝防的釣魚網站、無孔不入的賬號竊取等,個人信息和隱私的泄露已經讓我們焦頭爛額。可是,當我們咬牙切齒地發誓去討還公道的時候,才發現根本不知所措,除了自認倒霉別無他法。所以,構建安全、健康、可信的網絡環境十分迫切。因此,這次開展“網絡安全日”活動,有助于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提高個人網絡安全意識,切實保護河北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在全社會形成共同關注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秩序的良好氛圍,從根本上說也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核心目標。
保障網絡空間安全,責任是底盤。“安全保障你我。”網絡安全,光靠行政措施,僅靠技術手段,只靠法律救濟,難以滿足人們對網絡安全的希望。因而,維護互聯網安全,除了行政、法律、技術這些不但重要而且必要的措施以外,人人都自覺地擔當起維護互聯網安全的義務,自覺地與危害互聯網安全的不法行為作堅決的斗爭,才能為推動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建設“三個河北”提供強有力的網絡安全保障。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能夠為國家安全和社會管理現代化做出有益的探索。但網絡安全問題無時無刻不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全社會都應繃緊網絡安全這根神經,支持網絡安全工作,最大程度提升河北網絡安全水平,并在全國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整個國家的網絡安全工作,讓網絡安全之花永遠綻放!